返回第16章 做一回诺河的好孩子(第1/2页)  重生之怒放的生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加区首府据说有六套领导班子。

    王遥只知道这里是兴安岭地区行政公署和林业部直属的兴安岭林业管理局所在地,也就是林业和地方两套系统的首府所在地。至于其他的四套班子,他在几十年的后世也没有搞清楚。

    加区站往北,就是一片林海茫茫的大山。

    山里的人,自然都以林业工人为主。

    而从加区站往南走上一段,就是名副其实的东北平原,就是闻名天下的黑土地了。

    从登上前往诺河的火车那一刻起,王遥从车上旅客的模样,就感觉出了很大的不同。

    从突谷到加区,尽管车上的旅客越来越多,但人们的衣着都还有些层次,行包也比较简便,车厢里也比较整洁。这些旅客毕竟大多都是林业工人或国家干部。

    然而登上加区前往诺河这列车的时候,王遥却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的感觉,

    车上人满为患。

    大多旅客们的衣着凌乱而破旧,大包小包连拖带背,在行李架上堆积如山,坐席下都塞的满满当当。在车厢的连接处和洗漱室,甚至还有鸡笼子和装着小猪仔的麻袋麻袋里小猪仔在滚动,在吱吱乱叫。鸡笼里也偶尔会发出咕咕c咕咕的声音

    王遥签证的车票没有座位。

    待挤出一身臭汗进了车厢以后,发现甚至连个落脚之地都没有了。

    所幸身上只有书包,挤来挤去的还有些优势。

    他原本想挤到列车的连接处,以为那里的空气会好些。

    然而上车时经过的连接处和洗漱室,人满为患堆积如山一片凌乱,怪味齐全的感觉让他望而却步了。

    当挤到一处看着座位上的旅客还算干净整洁的地方时,他调整了一个相对舒适的站位,就手扶着座椅的靠背,眼望着车窗外,不动了。

    大开着的车窗,偶尔会有强劲的气流扑到脸上。每逢此刻他就深深地吸几口气。

    车厢内的空气成分,有些太丰富了,丰富的让人窒息。

    列车出了加区站台的一两个小时内,窗外还偶尔有高高低低的山峰,以及山坡上杂乱的灌木丛。

    大约两个小时后,窗外再扑入视野的,就是看不到边际的平原了。

    方格状的田野里,是绿油油的田地,是金灿灿翻滚着的麦浪。

    一首歌的名字,一对男女,一对才子佳人携手演唱的情景,在王遥的脑海里浮现了出来。

    这里就是俗称为,抓一把黑土都能攥出油的黑土地了。

    这里曾经上演过无数传奇。

    昔日的北大荒,今日的北大仓,说的也是这里,这一片广袤的东北平原。

    东北平原是全球仅有的三大黑土区域之一。东一北三省加上内一蒙,三省一区的黑土地上,粮食产量就占到了华夏粮食总产量的三分之一。

    然而,包括他自己在内的很多土生土长的东北人,却忍饥挨饿了这么久。即使改革开放后的三四年间,粮食还要定量供应,在饭店吃一口饭,也还需要粮票。想吃点大米白面,还要奔波到农村县城里去寻找黑市

    真是够讽刺的了。

    然而如果不是产粮省区,情况又该如何呢?

    王遥没有答案。

    他此刻一边开着窗外的原野,一边在努力回忆着,曾经在各种论坛灌水的日子。使劲地回想着那些已年过花甲的博主,回忆这个年代时,所提及的黑市粮油价格

    没有准确的概念。各个省份,各个地区,甚至城镇和乡村之间,都有较大的区别。

    似乎只是几毛钱一斤吧?

    在车厢里已经立了四个多小时的规矩,下车时,王遥的两条腿似乎都不怎么听使唤了。

    出了站台后,他闪到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