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六章 “无胆”将军——李牧(第1/2页)  我在战国当帝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赵国北方边境,雁门郡

    刚刚训练完的赵国士卒,排着队,来到吃饭的地方。

    一勺勺肉汤被倒进汗流浃背士卒的泥碗中,浓浓的肉香从碗里飘散开来。

    虽然说是肉汤,但里面的肉只有几片,但对于长年驻守边境的兵士来说,这已经可以称得上是美食了。

    壮硕的士兵接过肉汤,咬了一口手中的米饼,拿起肉汤就喝了下去。

    周围的赵国士卒个个都精神饱满,从他们的体格来看,似乎每个都是身经百战的赵国精锐,但谁能想到,在几年以前,他们还是一群瘦骨嶙峋,被赵国人称为“炮灰”的大头兵。

    喝完肉汤的壮硕士兵,凑到一名老兵身前:“老赵,你说李将军,天天带我们训练,又是教我们射箭,又是教我们骑术,可是为什么他每次有匈奴士兵来袭,就让我们燃起狼烟,躲到堡垒里。”

    老兵看了一眼身旁的壮硕士兵,喝了一口肉汤,才缓缓的说道:“你懂什么,以前李将军没来的时候,我们天天吃不好,睡不好。你知道吗?跟我同批次进来的士兵,到现在,就只剩下我一个了,其他人都死光了。

    我们那时候,如果遇到像赵将军这样天天杀牛来犒赏士兵的好将军,肯定天天做梦都会笑”

    年轻的士兵有些不服气的说道:“可是整天看着那些匈奴人从我们面前穿过,我就气不过。这都几年了?我们就从来没有跟匈奴交过手。”

    “傻”老赵白了那名年轻的士兵一眼:“你真的以为赵将军像别人说的那样是个“无胆”将军吗?”

    年轻士兵依旧争辩道:“可是不止大家伙,连赵王,甚至匈奴人都认为他胆小怯战,听说赵王前些日子还责备过他。”

    。。。

    “李牧将军,为何还不出战。这都多少年了?我等食君之禄,怎能不为君分忧?”一名老将向身前那名身着盔甲的小将说道

    李牧身披一身狼皮制成的披风,把手放在火盆前取暖,嘴角微微上扬:“还没到时候,不过也快了。做事情,不能目光太短浅。”

    那名老将军面色难堪的想到:“难道目光长远之辈,就是将军这种只知道躲在堡垒里的鼠辈吗?”

    “李将军怕是等不到那一天。”一声洪亮的声音从门外传来:“赵王有令,召李牧将军回邯郸,以后李将军就不用在这冰天雪地,战乱不休的雁门郡呆着了。这里不是将军养老的地方。”

    。。。

    “嗒嗒嗒”

    白晓生一行四人行驶在回齐国的路上。

    时不时的有一缕缕春风,透过薄布,钻进了马车里,让人心旷神怡。

    高渐离依旧冷冷的擦着自己的筑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白晓生,则靠在车厢上,眯着眼睛,享受着春风拂面而过的舒爽感。

    唯独,齐王田建面色难堪的看着自己手里的竹简,

    为什么从那日起,师傅,就天天逼着自己看这些稀奇古怪的书?

    以人为镜?光脚迎客?。。。。

    这都是些什么典故,为什么我从来没有见过。

    白晓生看着齐王建难看的脸色,决定还是教育教育自己这个便宜的徒儿,毕竟当皇帝的是他,我可不能想当一个累得要死的保姆:“我年纪虽然大不了你几岁,但是,我思前想后了这几日,不得不说,有时候做个好齐王,也许不需要多聪明才能治理好国家。”

    不需要多聪明?齐王建疑惑的看着白晓生,似乎史书里的每个贤明君王,都学富五车,才能惊人,没有治国天赋也可以当个贤明君王吗?

    白晓生点了点头

    “你相信一个好吃懒做的痞子无赖,带兵打仗,治理朝政都不是很有才能的人。不仅击败了一个力能扛鼎,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