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48 少年强则国强(第2/3页)  我们的青春在明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索性就没提。”成远清也很无奈,整个上津周围的人九成是文盲,少量的读书人都是一些有钱人,还各个都自命不凡天天醉心科举。

    红会根本就吸收不到多少有文化的人参与。

    全基地这一年,全靠几十台电视视频录像教学,学生全靠自觉。就是这样,还向陕北输送了几百已经具备初级文凭的好苗子。

    所谓的教职工,就是一些灵便点的成年人,平时维持一下课堂持续,管管孩子们的生活。

    “缺人啊!不晓得某些一个人穿越的小说是咋在一二十年靠一个人就发展的。”

    “人家那是霸气侧露,一句话就改变时代的伟人。”成远清打趣到:“还是人家文总靠谱,经过讨论,五百人是最低限度。”

    “侧露的是大姨妈。胡扯的故事你也信,让作者来明朝住一个月他就不会认为一个人可以轻松改变一个时代了。不说别的,咱们这些废柴哪个不是累的半死。”

    “舒家林就不累,他今天估计正在采买聘礼吧!”

    “你跟一个快四十岁的老光棍叫什么劲儿。”

    “他说他看过媳妇了,一见钟情。”

    “卖y和pc的都是一见钟情的。”

    “哈哈”

    第二日,头一班少年已经走在五里开外了,最后一个班级还在基地集合。

    所谓的行李,就是各自的碗筷,杯子和棉被。虽然已经入夏,舒天楚还是从某宝上为每个孩子订购了一条几十块的薄睡袋。

    每个孩子的衣服,鞋子都是收购的后世旧货。经过穿越机的消毒,可以放心穿。

    挑夫负责所有帐篷以及简易灶台等生活物资,沿路多处已经提前被舒天楚放置了大批粮食和物资。

    为了这些大批物资采购,远清公司几乎把原有仅有的八个员工全部当成采购员使用。

    幸好有后世强大的物流,舒天楚好好感谢了一下原时空的强大,仅仅一周时间就完成了所有物资筹备。

    而少年团,早在五月二十五就已经开拔。

    每天四十里,闵欢严格控制着行进速度。队伍的中间是年龄最小的班级,一头一尾是年龄最大的班。

    头三天,沿着槐树沟行进,孩子们都很兴奋。一路的花儿绽放,小溪里的小鱼,都是乐趣。

    远远看去,像极后世学校组织的户外春游团。偶尔在过小溪的时候,一两个孩子跌落水潭,引来一阵欢声笑语。

    各班组织歌咏比赛,唱着后世的经典民歌山歌,嗓子好的飙几句家乡的小曲,获得阵阵掌声。

    这些孩子已经有些后世的习惯和行事观念。

    孩子,总是最容易塑造的!

    到了第四日,开始爬大梁山。陡峭的小路,和需要双手攀爬着才能越过的绝壁,让所有人不敢大意。

    开始的时候,大家手拉着手;慢慢搀扶着前进,到了队伍中最小的几个班爬到最危险的地段的时候,一条粗粗的草绳拴在每个少年的身上。

    有女孩子哭了,也有倔强的孩子双手磨出成串的血泡都没吭一声的。

    整整一天,队伍还没有翻完第一道山梁。

    晚上,闵欢站在半山腰看着从山顶一直蔓延到山脚的星星火光,蹲着地上抽了三只烟,没说一句话。

    旺财两位表叔也学着闵欢抽着烟卷,闷头叹气。

    快一年了,自己的这些便宜晚辈们处处透着诡异。明人没文化,可并不代表他们就笨。其实成家人早就瞧出这些人的目的了,只是大伙已经捆成一条绳子上的蚂蚱。

    如今也就只能死心塌地一条道走到黑,实际上上津的红会骨干们大多心如明镜。

    这个鬼世道,反正活着也不易,郧阳府的人本来就是由流民进山而来。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