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八章 高僧(第2/3页)  青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情况便不再停留,避开下面的灯火,往铁龟所指的方向飞去。

    超人的天赋与高深的武学造诣,让青童在漆黑的夜晚也能辨物,虽然不如白天,但也能看的老远。她在夜幕的掩护下,往东北方向飞了约有一盏茶的功夫就看到下面有一座小山,还有把山圈着的一条长长的围墙。“铁龟说的应该就是这里了。”青童想着,已经飞过了小山。

    这里果然很大,甚至比整个都城都要大,围墙的两头依着地势向远方无限延伸,即使在天上也一眼望不到边。里面竟然还有一个湖,上百顷的水面在雨水的拍打下烟波浩渺,这可把喜欢大海的青童给迷住了。青童见湖的中心还有一个小岛,于是也不再看其他景致,直奔小岛而来。

    待到了岛上,青童四下打量了一番。这小岛不大,方圆不过十丈。岛上有几棵老树,估计都栽有上百年了,郁郁葱葱的把整个岛都给遮住了。树荫下是条弯曲的小石道,青童沿着这条小道走了两步就看到一个石头做的小亭子出现在路的尽头,亭子上写着“胡心亭”三个字。应该是“湖心亭”吧,青童心里琢磨,这亭子恐怕也有些年头了,连“湖”字的三点水都被销蚀不见了。

    青童并没有走进凉亭,而是纵身一跃,飞上了一棵大树,她找了一个能看的见湖面的树杈,斜倚在了上面。

    看着缥缈的湖面青童连日来的愁绪烦忧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心情无比的愉悦。这让她有些得意忘形,也不知从哪学到的一支曲子,此刻从她嘴里哼唱了出来:“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只听声音越来越大,透过雨幕掠过湖面,远远地荡了出去。

    离着湖边不远的地方坐落着一处行宫,神武皇帝关百雄此刻正在行宫的一个偏殿内处理着一天的政务。与他一起的还有贤妃娘娘和她刚满八岁的女儿长馨公主。关百雄在书案前批阅奏折,贤妃娘娘则在一边手把手的教着关长馨练字,三人均是专心致志。有外面的雨声衬着,殿内显得很是安静。

    这时只听“扑哧”一声,贤妃忽然笑了出来。关长馨听了连忙转过头来,一双大眼睛忽闪忽闪地看着自己的母亲,以为又是自己哪里写错了。

    关百雄也被吸引了过来,停下手中的笔先是看了看关长馨,又笑着问贤妃道:“爱妃因何事发笑?”

    “臣妾在笑这下雨天的,竟还有人在外面唱歌。”贤妃望向了窗外。

    “外面有人唱歌?”关百雄凝神听了听,随后又摇摇头道:“没听到。”

    “陛下心中只有国事,哪里会注意到这些琐事。好像”贤妃又细细听了一下:“应该是从胡心亭那边传过来的。”

    “这么远难怪听不到了。”关百雄佩服地看了一眼贤妃:“早就听闻长乐宫的小风语经练成之后,可在百步之内觉察人之呼吸,以前朕还不信,今日总算是见识了。”

    “陛下过奖了,不过是一些自保的小伎俩罢了。”

    “贤妃可能听出是谁的声音?”关百雄又问道:“这么晚了,又下着雨,此时竟能有心情在胡心亭唱歌,也算是个雅人了。”

    “臣妾也是头一回听到她的声音,应该不是皇家的人,不知是不是哪家大臣的女儿。从声音听来,好像是个未经世事的少女。”

    “何以见得?”关百雄饶有兴趣地问道。

    见关百雄对此事颇有兴趣,贤妃一边听着歌声,一边思索着说道:“此女子声音清脆悦耳,毫无半点浑浊之音,从这点可以推出她年龄不过二八。说她未经世事是因为她唱的一曲《君子于役》,原本是妻子怀念远征丈夫的曲子,可她竟硬生生给唱成了空灵之音,所以臣妾刚才听了才不禁笑了出来。”

    “会是谁家的呢?这里可是不准外人随便进来的。”关百雄听罢想了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