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一种强烈的求胜之心。只听一声闷吼,关长盛用尽了平生的力量,把剑身的白芒统统集中在了剑尖之上,那剑尖顷刻间光芒大盛,隐隐从那层护佛金光与长生的手掌中透了出来。
看着台上这哥俩的比试,坐在底下的人无不惊叹,就连青童也不敢相信——两个只有二十多岁的青年怎么会有如此霸道的武学修为。
台上,随着白色的天罡剑气冲破长生的护佛金光,长生的手中此时就像捧个太阳一般,映的众人睁不开眼,伴随着刺眼强光的竟还有滚滚热浪也扑面而来。
如此霸道的剑法,怎么师父就没给自己提过呢?带着强烈的好奇心,青童不顾强光的刺眼,眯着眼睛朝着台上看去。这时,就在她以为关长生要输的时候,忽然发现一个金色的身影站在了长生的身后,右手结着施无畏印,左手则搭在长生的肩上,光影中分明是个佛像的轮廓。
真佛临身!青童心中一动,瞬间把眼睛睁的老大,可是那影子却一闪而过,待青童再想仔细看时,已经不见。难道自己看错了?青童揉了揉发痛的眼睛。就在青童一愣神的功夫,台上的关长生已把战局扭转过来,手上的金光重新把天罡剑气压了下去,关长盛的剑尖逐渐变得暗淡,剩的最后一丝亮光,也闪了几下消失不见。
“我输了。”关长盛收回巨剑对着长生无奈的笑了笑,他的力气刚才已用尽,现在连站着也很勉强。
“天罡剑法乃御风之剑法,太子恐伤长生,舍弃最强的招式不用,倒是二哥胜之不武了。”长生走过来,挽住了长盛。
“你愣什么呢?”见台上分出了胜负,袁不散转过脸来问青童。
“没事。”青童还是没回过神来,真佛临身她听师父说过,说的是得道的高僧中,有一种人可以直接聆听到佛与他的低语,这种人被佛家称为佛选之人。据说佛选之人若是遇到危难,佛就会出现在他们的身后,把自己的力量给予他们。由于可以借佛之力,所以这种人都是有大造化的人,甚至可以移星换斗,推山填海。不过这种人可不是一般的稀罕,就连师父也只是听说,不曾得见,难不成在这里居然能让自己碰到一个?
“你不会看上他们哪个了吧?”袁不散又问她。
“没有。”青童脸一红,反问袁不散道:“你说关长生最后用的是什么招式?怎么就反败为胜了呢?”
“谁知道呢?佛家武学都很精深,又有几人能看得明白。”
他没看到?青童对袁不散的话有些怀疑,不再理他,又把注意力转向四周,想听听别人怎么说。可这一听更让青童纳闷:虽然场中的人对这两人的武学赞不绝口,但是却没有一个人谈论真佛临身这事。难道他们都没看到?不会只有自己看到了了吧?
“肃静!”就在青童一头雾水的时候,一个太监站了出来止住了众人的议论之声。等场中安静下来之后,关百雄站了起来,对着众人说道:“太子自小就跟在朕的身边,由朕亲手教习,就连出征时也带着他,他的武学修为朕再清楚不过了。”说到这里,关百雄用肯定的眼神看了看太子,又示意护卫把他扶上座位。
待台上只剩关长生时,关百雄接着说道:“到底是强中自有强中手。两种至刚之力相抗,往往都是两败俱伤,可长生不单能护住自己,还能让太子也全身而退,其中显露出的武学修为不止高出太子一点两点。大才。”说到这里,关百雄把目光定在了长生身上:“身负绝世武学,当以天下为己任。长生,是只求一人得道,还是保万民安康,其间道理朕希望你再思量思量。”
“是,陛下。”长生见关百雄等着他回话,只好点头称是。
“嗯。”关百雄听了关长生的回答沉吟了一下,从袖口中掏出了一块玉佩。只见他端详着手中的玉佩对关长生说道:“这块玉佩是你父亲生前佩戴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