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零五章 黄雀在后(第1/3页)  连接天堂的纽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当古印度佛教的种子传入西域时,它便像荒漠的青草般生根发芽,又像清风润物般悄然蔓延了整个草原。

    佛教的浪花,在西域飞溅了数百年,期初,统治者从佛经中发现,佛教的仁慈怀柔,能让桀骜不驯的焉耆城民更好的接受他们的统治,于是,便大修佛寺,供养僧尼,崇尚佛教。

    引来河水的目的,是为了浇灌自家的果园,然而,却因此孕育了两岸的绿色。

    佛教思想的普及,不仅让粗犷的焉耆牧民变得安静,而且,被人们视若洗涤心灵的圣地——寺院,也成为躲避战乱的保护伞。

    屡经战火熏染的焉耆人都清楚,彪悍好战的草原人大都信仰佛教,谁也不愿将滴血的屠刀伸进神圣的寺院。

    ——大唐人马,也不例外。

    听得有人来报,城中人家空无一人,郭孝恪正自纳闷,就听已被李晖弄醒的龙突骑支,声音乏乏道:“都在寺院。”

    郭孝恪长嘘口气,让人传达军令,除留一千兵马维持治安外,其余统统退出城外驻扎。

    继而,冲蔫头耷拉的龙突骑支道:“焉耆宝藏藏在哪里?说出来或许能保住你的老命。”说着,又目光热热瞅了眼穿衣整带的突厥女人。

    龙突骑支满脸沮丧,自嘲般的笑着轻摇了摇头,讲述了一段关于祖上宝藏的故事。

    相传,焉耆人祖上得了一批宝藏,但八个儿子为争夺财宝闹得不可开交,为此,老国王整日忧心忡忡。

    那时,佛教的春风已经沐浴了整个西域,而国王又是个虔诚的佛教徒。家里整日闹得心烦,便抽空就去寺院念佛诵经。

    一日,有个西来的和尚路过讲经,见国王虽然虔诚念佛,但脸上却常常挂着一丝忧郁。

    问起原因,国王才将心中的担忧和烦恼吐露了出来。

    僧人听了‘哈哈’笑道:“烦恼只因有,空了自然无。”

    国王见僧人有些道行,便诚心求教。僧人温笑道:“既然大家都爱财,崇拜财富,你何不把它拿出交给他们?”

    国王满怀疑虑道:“只怕财多会更加助长他们的贪婪,与国不利。”

    僧人再次‘哈哈’笑道:“你拿财宝铸造一尊金佛供养在寺院,不就交给了大家?”

    国王猛拍大腿道:“对呀!如此一来,财富依然在,还能教他们常常去拜佛。”

    于是,便用全部的财宝请工匠铸造了一尊纯金佛像,又用余料,打造了一尊镀金的韦陀护法神像,一同供奉在大佛寺。

    从此,寺院香火旺盛,人流不断,八个儿子为惦记财宝,也要忍不住多去几次。

    金子是个好东西,没人不喜欢。而一旦变成了佛像,便让人顿生敬畏,不敢有非分之想。

    然而,林子大了啥鸟都有,在慕名而来的人中,也不乏胆大妄为之徒。

    据说,有个贪财不怕掉脑袋的家伙,面对金光璀璨的佛像便起了歹心。

    趁着风高夜黑,潜入寺内,竟将一根佛指生生掰走。然而,搂着佛指才从梦中笑醒,却见自己的双手竟变成了猪蹄,而寺院的佛指却纹丝未动。

    这消息立刻像雪花般飘遍了天山南北,从此,再无人敢打金佛的注意。据说,不论是谁,只要起个贪恋金佛的念头,夜里就会梦见韦陀菩萨手提金刚杵,怒目以待的站在面前。

    女人见龙突骑支只说了过去的宝藏,而只字未提现在的宝藏,于是,冲过来嚷道:“你不是说要把宝藏都留给我么?宝藏在哪里?”

    龙突骑支奸诈的笑道:“不说有宝藏,你能死心塌地的服侍我么?”说着,脸上露出讥笑鄙视之色。

    顿时,女人发疯似的,伸手来抢李晖手中的匕首,看样子,想要放了老家伙的血。但刚刚贴近,就被李晖轻松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