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五十二章 千钧一发(第1/3页)  连接天堂的纽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李世民当政时,旧臣老将大都知道一些敬轩与皇上之间的事情,有的还亲眼目睹过两人的恩恩怨怨,和难舍难离的兄弟之情。

    然而,一旦李世民撅胡子走人,手下的老家伙们,也大都知趣的或托病辞官,或是告老还乡,朝中也就几乎无人再把远在边陲贫地的敬轩当回事,所以,在给蔡文泰的诏书中就只字未提恩国公几个字。

    按理,作为地方小吏的蔡文泰,是无权对身为公爵级的官员行事最终判决和行刑的,一般只能协助钦差大臣办案,或是将人犯奉命押解京城候审,李辉就是例子,人家是在册的宣威大将军。

    因此,朝廷诏书的含糊其辞和对敬轩的轻慢,就给了见利忘义,居心叵测的蔡文泰可乘之机,他有权对辖域内的普通民众立案定罪,先斩后奏。

    搜铺敬轩家小无望,便让身负使命的蔡文泰,对敬轩的行刑变得迫不及待,所以,布告一发就定在了三日后。

    令人焦躁不安,而又束手无策的两日很快便过去,好心的乡民,甚至已经开始准备明日送行的纸钱。

    而蔡文泰却躲在书房里,窃喜而又略感忐忑的准备起草抄斩李敬轩一家的奏折。

    不管咋说,敬轩也是富甲一方,威震西域的大户人家,浮财没有抄到,人就杀了夫妇二人,一桩株连九族的反叛大案,就这么草草了事,也实在是有些说不过去。

    捻须思之再三,也只有将全部罪过归结到贺鲁的身上,人是被他劫走,钱财是让他事先转移,为防不测,才匆匆行刑。

    蔡文泰刚要无奈而又勉强的打算下笔,就见师爷蒋干神色慌张的窜了进来。

    喘息着抹了把满头的大汗,压低声音嚷道:“坏了!城里混进大批突厥人!”

    蔡文泰听说,手里的毛笔便不由跌落在才刚刚开头的公文纸上。

    两眼惊愣道:“到底是咋回事?”

    原来,城南驼店的王老板,昨晚接了几十个马贩子,在给他们打理屋子时,觉得那伙人身上的气味不对,于是,清早去茅房,就留心听了窗根,结果,他听见有突厥人在说话。

    当忙跑去百米外的分店查看,果然也有不少突厥人,这才慌了神。

    因为,半月前衙门就给他们发了查验外来人的文告,有啥异常立刻上报,否则,以窝藏罪论处。

    见那伙人也没说哪天走,一副不紧不慢的样子,王老板这才让人殷勤侍候稳住,自己偷偷来衙门报案。

    蔡文泰困兽般度了几圈,沉声道:“当务之急,是要尽快除掉姓李的这个祸害!这帮人肯定是冲着法场来的。”

    蒋干阴阴笑道:“那咱索性来他个“‘将计就计’‘一箭双雕’”

    蔡文泰略显不耐道:“有话明说,都快急死人了!”

    蒋干轻捋山羊胡,沉声道:“现在就秘密杀了姓李的,明天弄个替死鬼将头蒙住,在法场外围秘藏军兵,若法场有变,一声锣响,便可将其一网打尽,岂不又是大功一件?”

    蔡文泰精神为之一振,端正了官帽,信心十足道:“走!咱这就去办了姓李的!”

    见大家都显出跃跃欲试非救出李晖不可的样子,虎壮口气肯定道:“出了伊州城,有个叫‘踏实’的地方,是他们的必经之路,我们可以在那地方下手。”

    大伙顿时围了过来,于是,虎壮便将该地情况概述一番。

    原来,地处陇西边缘的踏实,是个紧靠沙漠的小镇,离玉门还有段距离,该地没有驻军,但却有敬轩的驼店。

    该地常年细沙漫天,丘陵四处,但一弯清水不但造就了成片绿洲,也养育了上千黎民,远远望去,宛如金色巨盆的玉底。

    来往商客行人,大都要在那里落脚过夜,因为,过了此地,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