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5章 春天的故事(第3/6页)  重生之我为家乡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就是蒋开儒,他是王佑贵。你是谁?怎么认识我们?”蒋开儒闻声看着王明辉道。

    “呵呵,我叫王明辉。你在《深圳特区报》不是发表了一首诗吗,就是这位王叔叔唱的。”王明辉笑道。

    “你就是那个有音乐天才之称的王明辉?”王佑贵突然问,这两年,王明辉在歌坛那可是一颗耀眼的星星,只要搞音乐可以说很少有人不知道他的。

    “音乐天才我可不敢当,我只是写了几首而已‘。”自已只是个抄袭者,王明辉可没有认为自已当真是音乐天才。

    “你不用谦虚,你写的《拉着妈妈的手》《父亲》《梦里水乡》《涛声依旧》《懂你》等等,无一不是经典之作。音乐天才你当之无愧。正好,你帮我们看看这首《春天的故事》。”看来王佑贵对王明辉还是挺了解的。

    “不错,你是音乐天才嘛,给我们参谋参谋。”蒋开儒也笑着道。

    王明辉接着王佑贵递过来的歌谱,轻轻的哼着,嗯,没错,就是那首时代主旋律之一的《春天的故事》,曲子倒是没有多大的变化,只是歌词只是写了深圳而已。

    “蒋叔叔,您能说说你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下这首歌词的?”

    蒋开儒回忆道:“1979年我去香港的时候路过深圳,满眼望去都是一片水田。到1992年时,我读到《深圳特区报》陈锡添的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我很好奇,自己13年前看过的深圳而今会变成什么样?老伴给我凑2000块钱,我就来到深圳。到深圳一看,我震惊了,原来的水田里面“长”出一片摩天楼。

    我被深圳所吸引,于是选择留下。在这座青春都市里,我每天都被日新月异的生动场景感动着,深圳让我感受到一个国家的春天即将到来,于是我就写下了《春天的故事》。并把它装进了信封,贴上邮票寄给《深圳特区报》,两个星期之后,我上班时,保安招呼我说,报纸上登了一个叫蒋开儒的人写的诗歌,有人和你同名吗?我当时嘴上没说,可心里却是高兴不已”蒋

    “那你又怎么会想到要把它变成歌词的,诗歌和歌词的区别还是挺大的。”

    “谁说不是,当初他拿着这首诗找我作曲词,可把的难坏了的。你是搞音乐的,应该知道他这首诗歌以歌词的语言格式很难用音乐来表达的,于是我拒绝了。可他没有放弃,每隔一段时间,就给来找我。我被他的执着打动。有一天我突发奇想,用hn话反复朗诵着歌词,在这过程中得到了灵感,于是就写下了现在的这个曲子。正好你也算是个音乐大家,给评评。”王佑贵说起了作曲的经过。

    “其实这曲子做的很好,歌词也很有时代意义,蒋叔叔,你能说说你为什么会写下有一位伟人在中国的深圳画了一个圈?”

    “因为我个人身世的背景,是总设计师让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而我也因此获得了第二个春天。我对他充满了亲切c尊敬和感激之情,我初到深圳时,深圳是用铁丝网圈起来的,因此我便将开创深圳特区描绘为画了一个圈。”蒋开儒想到往事,眼角充满了泪花。

    “蒋叔叔,您这首《春天的故事》写的很有感情。但却有些小气了。改革开放不仅仅只有深圳一个地方,也不仅仅是深圳迎来了春天,而是整个中国都迎来了春天。你这句‘走进了乍暧还寒的春天’是有毛病的,我知道你写的是春天,可是不是有改革开放会突然发生变故之嫌。您是老人,正治上的见识肯定要比我深。”

    听王明辉这么一说,还真是那么回事,虽说如今已经改革开放十几年了,不可能再回到从前了。但作为一个经历了那个年代的人,记忆是深刻的。

    “嗯,你说的对,是我考虑不周。即然你能看出来,想必是心有所成竹了,那你说应该怎么改?”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