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三章 星火(第1/3页)  匡复大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信王府现在很热闹,可以用热火朝天来形容。

    崇祯找了个空闲又悄悄地来到了“老家”。他听王承恩汇报了多次,说经过3个月的强化训练,这些宫女c太监好像获得了新生一样,每天精神焕发的投入到训练c学习c辩论中去。崇祯听后很感兴趣,苦于要解决的事情太多一时没抽出空来。今天上午时,王承恩说,今天下午他们“君宣会”要组织一次每月都要进行一次的总结大会,想问下皇上有没有时间去旁观下。这不,下午崇祯一忙完手头的工作,抽空赶紧就带着王承恩就过来了。

    王承恩掏出腰牌给门口锦衣卫验看后,方才进入王府。崇祯不由得看了王承恩一眼,那意思:这些锦衣卫不是你安排的?怎么不认识你?见状,王承恩赶紧解释了一番,说这是骆养性与王承恩一起商议后定的一强制性制度。因为,万岁爷对这些人的训练格外重视,容不得半点疏忽,安全起见,就制定了一个硬性规定:凡进入或靠近此府邸者,皆以专门定制的腰牌为准,认牌不认人。无腰牌硬闯或在附近转悠,不听劝阻者,皆以盗窃罪犯论处且重罚。目的,就是要这里的所有人员,都要养成一种自觉遵守规矩的习惯。听到这里,崇祯非常满意,大明帝国现在就是把很多规矩都搞坏了,各行各业任意妄为c随意践踏大明的各项律法。这样很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就让参与此事的这些人去慢慢的“烈火燎原”去吧。骆养性不错!崇祯对骆养性下了一个肯定的评价。一进入内院,就被园内的情景震撼了一把,内院的四周插着不少鲜亮的旗子,上书着很多让人一看就感到新颖且冲动的标语。(若要问,标语不是大都写在墙上的吗?干嘛写在旗子上啊?你问我啊,那我告诉你,这是信王府,也就是现在万岁爷的宅子,你敢在墙上乱写乱画?那不是找抽吗?)。只见随风飘摆的旗子上写着:什么“太监也是男子汉,要做郑和把名传”c什么“女人能顶半边天,试做巾帼花木兰”c还有什么“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zx语录的语句,现在被剽窃到了“圣语录”中了)c还有什么“团结一心力量大,拳头总比一指强”。崇祯示意卫士不要出声,先绕着把这些标语看了一遍,不由得点点头:向那么回事。然后,轻声来到一处被当做大礼堂的宽大房间。站在暗处,崇祯放眼望去,只见房内人头攒动,声音时大时小,时高时低的,一会传出哄堂大笑,一会有一阵鼓掌,有时还还会出现短暂的寂静。500多人坐的都比较紧,中间还留有过道,一看就是训练有素的一群人。观此景,崇祯对此表象还是无比的满意的。光看表象还不行,还要看看培训的内容和效果怎么样了。崇祯决定暂不露面,也示意王承恩他们不要弄出动静来。

    又一阵的喧闹安静了下来,大堂的前端站着一个年龄稍大的太监:“大家静一静了,现在啊让我们来听听小翠姑娘这一个月来的总结,大家欢迎。”掌声雷动(这是崇祯要求的,故障表示欢迎c鼓励c赞扬c赞同c认同。并且还规定了标准:鼓掌的标准礼仪为:双手置于胸前,用右手掌轻击左手掌或上手同时相击,通常不少于10次,表示鼓励或欢迎。掌声的时间越长,就表示越热情越欢迎。),小翠在这热烈的掌声中走向了前台,前台被搭上了一个高于地面半米的太子,台前还放了一个经过多方改进的铁皮喇叭已做扩音c传音之用。站到台上的小翠先是行了举了个躬,然后清脆悦耳的声音传出了大殿,崇祯听着都舒服。

    “在场的各位会员,这近三个月的经历,让我深深的感到“在家千日好,出门半“招”难”了。在皇宫的时候,除了干好自己的事情外,可以说吃穿是不用操心的,天家(皇帝一家人)很是很为我们这些小人物考虑,没有让我们为难过。可是,当我自己到皇城的大街上解决自己吃穿问题的时候才发现是多么的艰难,虽然,我们的安全不用担心,但讨口饭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