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八章 商税(第1/3页)  匡复大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朝会的最后几项议程,即将被崇祯提到了案头:强力推行税赋改革c强力打击土地兼并c京师三大营整顿。

    崇祯为了让众人对先前的决议,有个适应c缓冲的接受过程,决定休会:“诸位臣工,也都站的有些累了吧,休息两炷香的时间吧!魏公公c孙尚书(孙承宗)随朕到尚书房来,徐应元你也来。”心情大好的崇祯语气也很是和善。

    尚书房。

    崇祯笑呵呵的轻拍了拍魏忠贤c孙承宗c徐应元三人一下:“都坐下说话,承恩你也坐下。”

    几人也确实累了,内侍太监刚摆好椅子,几人就坐了上去。

    崇祯看了看徐应元:“徐应元,朕对司礼监的安排,你有什么看法?”

    徐应元眼角余光瞄了下魏忠贤,欲言又止。

    崇祯倒觉得无所谓,又不是什么大事,都是明面看得到的:“但说无妨,此间都是朕的近臣。”

    徐应元:魏忠贤什么时候成近臣了?

    稳定了心神,徐应元还是把一些想法有选择的倒了出来:“皇爷,老奴现在去了内阁是听从内阁首辅的调遣吗?”

    不光崇祯听出了徐应元的话意,魏忠贤c孙承宗当然也听出来了。

    崇祯笑了笑,又一脸严肃的看着徐应元:“徐应元,你要记住朕今天对所你说的话。是这样,此次,司礼监c内阁组合重整的这个新内阁,不是谁吞并了谁的问题,原内阁不是也同时并到了这个新组建的内阁来吗?这样也是为了可以更好的提高办事效率。你司礼监起的作用至关重要,你没看,各地奏报c奏章先由你司礼监甄别分类吗?可以说,你司礼监就是为朕把好关的,内阁能否把帝国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关键就要看你司礼监把关如何了。另外内阁不是一个首辅品阶,而是两个首辅品阶,一个就是现在的内阁首辅一黄立极;另一个叫内阁“点检”,就是你徐应元了,你们两个平衔。最后的内阁政令也是首辅签押c点检用印后方可生效。朕在这里提点此事,就是要你记住,自己肩上的担子不轻啊。好了,一会你就去把朕的口谕传给黄立极就是,具体事宜你们要通力合作。”

    徐应元这下来精神了:“谢皇爷,老奴自当尽力。”

    崇祯撇开眼睛冒着光的徐应元,扭头看向孙承宗c魏忠贤:“两位爱卿对内阁改制如何看法?”

    魏忠贤以前虽然跋扈,但在孙承宗跟前还是不敢太过放肆的。他看了一眼孙承宗,那意思:您老先说。

    孙承宗倒也没有客气:“万岁,此举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万岁的这一举措,一方面,既可以让政令更加顺畅和快捷;另一方面,还可以使万岁腾出手来c集中精力处理军国c民生之大事,而不被琐事烦神。可谓是一举多得。”

    崇祯知道:这老臣肯定没说,咱这当皇帝的别给人家内阁掣肘c或说内阁别给咱皇帝弄些琐事耽搁干大事。说得太直白怕得罪人啊!不过咱自己心里有数,咱要的就是这。

    魏忠贤赶紧表态:怡然怡然。孙承宗那些个话估计他也说不出来。

    内阁改制只要这三人拿下了就算顺利过关了,生米做成熟饭,其他人说什么也没用。

    崇祯安排徐应元提前离开,着手准备司礼监迁至内阁,与黄立极对接诸事去了。余下的时间,崇祯就孙承宗即将展开的京师三大营整顿c魏忠贤已经铺开的税赋改革等事宜提点了一下。

    两炷香时间很快就到了。朝臣陆陆续续回到乾清宫,朝会继续进行。

    今天接受的信息量太大,朝臣略显疲惫的大脑还透着些兴奋,还有些许的期待:下午还有什么新鲜事发生吗?

    有!当然有!不光有,还是会雷死人的有!

    王承恩宣布朝会继续进行。

    崇祯:“下面说说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