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一想,才恍然大悟,怪不得很多民工干活都比较慢,有时候干干歇歇。只是他们兼职的学生工跟他们不熟,所以他们防备着学生,没有跟学生工讲这些技巧。
下午,他们还砌墙,差不多一半的时间都在休息。休息时候,离楼梯口近的瓦工放哨盯着楼梯,工头要是上来监工时候,瓦工就用瓦刀对着砖头轻轻一敲,其他民工就开始干活。
瓦刀敲砖头是砌墙的正常动作,工头也看不到他们偷懒,而且工头每次上来时候,他们都干的比较起劲。
王三炮也挺感激他们,通过他们学会了磨洋工,这样干一会歇一会的模式,干活一点都不累,轻松挣工资!
自己为什么那么傻呢?按天结算的,又不是按劳动量结算,自己为什么就没有想到磨洋工!
其实,在当时的一些大城市,凡是按时长结算工资的工地,都已经很普遍流行磨洋工了。只是在他们小县城,朴实的劳动者们并没有磨洋工这个氛围。
就像一件时髦的衣服,在一线城市流行一阵,开始在二线城市流行。在二线城市流行一阵,又开始在三线城市流行。在三线城市流行一阵,才开始在四线城市流行
不管是什么时髦的事情,流行到这样的五线小县城,已经是一年之后了。
教会他们磨洋工的几个工友,都是在大城市的工地流过汗的。洞庭湖的老麻雀,见过大风大浪的。
磨洋工实际上就是消极懈怠,故意干活慢,偷懒。之所以叫磨洋工,是有历史渊源的。
磨洋工这个词源于协和医院的兴建,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我国,清政府赔款求和,这就是近代史上的庚子赔款。美国为扩大在华影响,用赔款在京建造协和医院和协和医学院。自1917年至1921年历时5年,医院和医学院才建好。当时对工程质量要求“磨砖对缝”。
从形式上看,这项工程是洋人出资c洋人设计c洋人监工的洋房,处处带有个“洋”字,也被称之为“做洋工”。于是,人们对参加这项洋工程的磨工,叫作“磨洋工”,这就是“磨洋工”一词的由来。
这次亲身体会到磨洋工,王三炮觉得,一方出钱,一方出力,是一个简单的契约活动,千百年来约定俗成的契约精神。在保障工程正常进度的情况下,偶尔磨洋工休息一下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什么都不干,纯粹磨洋工混工资的话就丧失了契约精神。
但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据一个在外地干过多年瓦工的民工讲,他以前就在沿海地区遇到过把磨洋工磨到极致,磨到过分,最后磨到犯罪的!
“讲讲看!”王三炮好奇的问,他很好奇磨洋工怎么磨到极致和怎么磨到犯罪的。
那个民工讲道:“以前我在沿海地区干工地,周边很多建筑工地连续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新招聘来的一批人到工地后,就开始集体磨洋工。”
“他们是怎么磨洋工的?”王三炮好奇的问。
“那一批人先是干一个小时左右,然后就不好好干活了,说工资低c环境差c工地安全不规范。工地要辞退他们,他们就要求工地赔偿误工费和工资。为了工地多赔他们钱,那些人威胁工地,直到工地给钱为止。工地要是不给钱,那些人就以劳动争议为名报警,让警察“帮忙”讨要劳动争议款,警察出警后因一时无法辨别真伪,只能进行调解。工地也是想着破财消灾,花钱将那些人打发走。”
“然后呢?”
“然后那些人就近再找个工地,用同样的套路弄钱。公安机关调查后发现,这十来个人是专门以打工为名,在当地寻衅滋事敲诈工地的犯罪团伙,短短一个个月竟然敲诈了三十五家工地,非法获利二十多万。在证据面前,涉案的那批人被检察机关以寻衅滋事罪提起公诉。”
笔趣阁读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