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章 威逼利诱(第1/2页)  大周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姬安手持代表大周天子的符节和太师一起,随着管事太监走进了宋宫大殿。大殿之上整齐的坐着两排大臣,宋君坐北朝南,文官武将分东西就坐,书案后面坐着的是宋君,下首第三个台阶上站立一人,是宋国太子。宋君精神不错,岁老但显得矍铄,反观太子年纪轻轻却脸色蜡黄,带着微微的黑眼圈,这是贵族子弟常有的表现,每日声色犬马和饮酒作乐所致,这类人由于在年轻的时候过多耗费体内元气,大多寿命不长。

    文臣为首的是一位白发老者,一幅垂垂老己的模样。武将为首者是一四方脸留着美髯的中年人,却无一丝军人的刚毅。宋国日衰相无治国之才,将无统军之能可见一般。“周天子使臣,太师费成及护卫大将军昭文君姬安觐见宋君!”太监尖着嗓子喊叫一声,位于侧室的乐手及时的奏起宫乐。太师迈着方步,手持节杖走进大殿,立于宋君前,朗声道:“费成见过宋君,愿宋君身体康健,有朝一日称霸中原,一统群雄。”这是常用的一套外交辞令,大周之所以能够苟延残喘于世,靠的就是天下共主的主张,等于明确的承认各国的霸主地位,由于长时间以来没有哪一个国家能一统天下,所以天下共主的分量还是很重的,他们对于邻国发动的侵略战争也就被变相的承认为正义之战。“周使请坐!”宋君满脸喜悦,虽说大周只是名义上的天子,但是能亲耳听见这样的恭维之言,他还是感到很高兴。几名太监抬着条案和坐垫放在姬安面前,他略微施礼,然后对着身旁的太师点点头,这才大大方方的坐下来,开始商量加封典礼之事。气氛并不像姬安想象的那样,他原以为宋国群臣会对此事很热心,谁想一个个全是爱搭不理的表情,要不是太子时常发言,场面就真是尴尬了。

    根据太卜的占卜结果,宋君定下了三日后沐浴斋戒在稷坛以迎天子册封。

    然后宋君问费成:“天使还有什么要求吗?”太师等的就是这句话,他马上开口说:“韩国欲侵周土,天子只望宋国能尽快派师勤王,不知宋君可否答应?”

    宋君:“吾祖上乃殷商遗族罪臣,蒙武王周公不弃,封于宋守商祖庙,怎敢不对天子尽忠!一旦韩国敢行大逆之事,天使放心吾国必起倾国之兵勤王,只是韩国尚未起干戈,吾国小力弱大军不可久持,故请天使报与天子,吾宋国先派三千精兵随天使回朝勤王,此皆我国猛士皆可以一当十,足可敌三万韩军!”

    费成:“谢宋君,天子必永记宋君之忠!”

    太师和姬安在完成使命后返回驿馆。当夜姬安派出侦察兵入宋宫给宋君送信,信上写着:“昭文知王鼎在宋请君召之秘见”。

    次日一早,宋君召姬安与密室相见。

    宋君问姬安:“昭文君听何人谗言,吾怎会有王鼎!”

    姬安:“君上,吾乃鬼谷门徒,吾师知天下事,怎会无中生有!”

    宋君:“昭文君,不知杀人灭口之语?”

    姬安:“君上怎知天下到底有几人知王鼎在宋?”

    宋君:“汝欲何为?”

    姬安:“无它,王鼎只有王才能拥有,周代商承天命顺民意,法统之正仅次三皇五帝,望宋君知之!”

    宋君:“吾乃殷商正统,祖先之物怎可弃之!”

    姬安:“九鼎之秘,非人可知,自有天命以待天人,君应当早己知道,今天下战国纷纷,邦无定交国无宁日,齐魏觊觎宋国己久,一旦王鼎在宋天下知,天子定宋为逆国,则诸侯必发兵攻宋,宋立有亡国之患,宋君当知存亡国之物不如换可富国强兵之法!”

    宋君:“昭文君,何以教我?”

    姬安等的就是他问的这句话,姬安从怀中掏出一张黄色草纸和一支毛笔,没错就是纸和笔。在先秦时代,书是竹简做成,写字的竹简需要经过伐竹劈成条晒干蒸煮杀青等十几道繁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