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你知道什么?咱们家男人为了他们赵氏都死绝了,淑妃娘娘于情于理都不能不管,她会把他俩照看好的。”
秋云迹分析:“我和云章陪在二王身边,可以留下来。你们最好早点走,不用跟着担惊受怕;要是留下的话,元人追这么紧,几个小的跑不快,说不定哪天就没命了。可是走又走到哪里去?平地虽好,咱们家没有成年男人,又丢了资财,在这乱世就太艰难;要是避到深山,山里又有虎狼,不知道两位护卫肯不肯帮扶几年c待云起和青杨大点再走?可人家也有父母妻儿。要不,咱们明天去辞行,看淑妃娘娘怎么说?我想着,她不一定放你们走。”
“咱们家只剩一门孤弱,留下全是拖累,淑妃娘娘会留咱们?”原氏婆媳俩不信。
“就是一门孤弱才要留下,让臣民们看看新朝廷对忠良之后有多仁义,好让更多人归附呀。就是淑妃娘娘留不住,陈宜中那个大话精也不会放你们走,除非你们态度坚决。”
原老夫人沉下脸,一巴掌拍到秋云迹头上,骂道:“朝廷和丞相的事你也乱说?死丫头,嘴上没个把门的,是想找死么?找死可别带着我们!”
次日,秋家提出告辞,杨淑妃果然苦留:
“虽说你家一门孤弱,可都是忠臣烈士遗孤,我们怎能不管?我与二王母子不也是一门孤弱?我杨氏一门更不是偷生之辈,我也不过是要为赵氏尽忠,为他家保留一线血脉,使宗祀不绝而已。此时忠贞之辈纷纷来附,正是你我尽心出力之时。我两个儿子虽幼,复国抗元之事责无旁贷,现已统领军政c招聚仁人志士立心复国,现在宫室在筑,百事待兴,外事虽自有大臣良将主持,内事却只靠我一人。二位夫人本是忠烈俦侣c神仙亲眷,见识志趣不同凡俗,愿得贤婆媳共商内事。”
原老夫人心下嘀咕:真叫那死丫头猜着了。
秋家粮米早已吃尽,一饮一食都仰赖杨淑妃,秋家人既受此恩,自不愿抬举c拗违淑妃心意。况且原老夫人也没信心只靠她和谭氏两人养活一众孙子孙女,又不放心云迹云章,便就势都留下了。
赵昰赵昺变得很忙,时常被大臣们请去议事,别说游戏听故事了,正常的启蒙课都顾不上,两人刚红润一点的小脸儿又苍白清瘦起来。抽空来找秋云迹说话,往往一脸沉重,三句话不离战事,再不用秋云迹忧心他们的师傅只教四书五经了。秋云迹便又操心起他们的身体健康,仗着人小,也不怕那些大臣们吹胡子瞪眼,直言告诉杨淑妃,要求恢复傍晚的游戏和锻炼身体的时间。
前世历史记载:江万载本是有宋一代难得一遇的军事良材,少年出仕,文武并举,为人忠勇果敢,用兵通达机变,曾率禁军与蒙军联合攻陷金国首都,因与贾似道等权奸不合而壮年隐退,后值蒙元全面南侵c国家危亡之时与其胞兄故宋左相兼枢密使江万里c胞弟故宋御史大夫江万顷毁家纾难,筹组义军以抗蒙元,并不顾朝庭反对,率义军从鄂州对元军进行坚决抵抗,又收复家乡饶州。出京的时候,其兄c弟皆已殉国死节,江万载也年逾七旬。江万载受了太皇太后谢道清的诏命复官c平息殿前禁军的叛乱c托付杨淑妃与益广二王,支撑南宋流亡朝廷三年,最后因救小皇帝赵昰被海风巨浪卷走。
话说江万载自从领了太皇太后的密令,夙夜操劳,对二王身体很是关切,也主张让二王兄弟俩劳逸结合,减少上课时间,寓教于乐,着重教导军政实务。见二王这位小小的玩伴秋云迹竟与他意见相合,不禁捋着胡子微笑点头。
大臣和师傅们见江万载点头了,只好放赵昰赵昺去游戏锻炼。
此后每到游戏时间,江万载便走来观看。秋云迹有意当着江万载,每天挖空心思将她后世学到的历史和军事知识揉合到游戏和谈话中,倾囊相授于二王。前世她本是大学教师,自然懂得如何春风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