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六章 招安(第1/2页)  穿越水浒之晁天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日,晁盖在聚义厅聚集众头领道:“如今我梁山泊日益强大,在水泊的百姓也是安居乐业。但当今下贪官横行,盗匪猖獗,仍有许多平民身处水深火热之中。我梁山泊虽是啸聚山林,但一直以忠义为主,平素与百姓秋毫无犯且一直倡导替行道。

    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济下。

    现如今梁山兵强马壮怎可偏安一隅只顾自身周全,我意荡平寰宇还世间清平。今有淮西王庆,本是东京开封府内一个副排军,平日里只知道吃喝嫖赌,现在却纠集一干江洋大盗,山寨强人倾覆城池,涂炭百姓,我想派人前去攻打,也好保得一方水土安宁,不知诸位兄弟意下如何?”

    这时李俊道:“哥哥有如此雄心我等自当追随。只是我们若是举大军出征,朝堂之上的奸臣一进言,昏君再派遣兵将前来梁山又要如何?”

    “此事我已经与两位军师商议过了。如今朝廷四处征战,又与金人盟约出兵攻取辽国南京析府,已经分不出多少兵力再来梁山,我们只需留下凌州城的兵马防备就可。”晁盖继续道,“再则,有劳萧让贤弟等下起草一份奏折让朝廷允许我们出征,让燕青和戴宗二人走一趟汴梁城交给宿元景宿太尉,劳烦他在金殿上交与赵佶,满朝文武也只有他能帮得了我们。到时候相信他们也会乐于坐山观虎斗。”

    阮七听了道:“哥哥要打王庆直接前去就是,为何非要请示朝廷。哥哥此举难不成是想招安吗?”众头领听得此话尽皆动容。

    “呵呵呵。七哥不要多心。”吴用笑道,“自古以来顺德者昌,逆德者亡。兵出无名,事故不成。哥哥此举乃是想取得个出师的名分,并无招安之意。”

    晁盖接着道:“众兄弟若无其他意见那就这么定了。”

    燕青和戴宗到得汴梁城之后,得施恩帮助见到了宿太尉,宿太尉在第二日早朝的时候亲手把奏折交给了宋徽宗赵佶,赵佶打开看时只见上书:晁盖等梁山众人,本是平民良善,素怀忠义之心,常有报国之念,无奈奸臣当道,我等众人多受迫害,报国无门,被逼上梁山。如今虽身居草莽,但仍思报效国家,今闻淮西王庆造反,占据州府,搅扰地方,擅改年号,梁山众人情愿前往征讨,尽忠报国,特此奏闻圣听,降旨恩准。

    宋徽宗看完之后道:“宿元景,你好大的胆子竟敢私通梁山反贼!”

    宿太尉跪下道:“圣上息怒,微臣并未与梁山私通。”

    “没有私通?那这奏书到底怎么回事?”

    宿元景解释道:“这封奏书的确是梁山的人给我的,但却是他们寻到我府上让我代为上奏。微臣不敢蒙蔽圣听所以才上奏给皇上。”

    “嗯,起来吧。”赵佶接着道,“晁盖要带兵征讨淮西王庆,诸位爱卿,这晁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蔡京道:“皇上,晁盖此举乃是居心不良,想趁机扩张怕师出无名因此才来请旨。宿太尉被人利用了都不知道。”

    宿元景反驳道:“臣多层听闻梁山行事多有法度,不占州府,不扰良民,只杀贪官污吏,谗佞之人,专一替行道,非是奸恶之人。”

    这时御史大夫崔靖出来道:“皇上无需理会晁盖到底如何,既然他上此奏疏,便是有招安之念,不若就降下诏书,赐其御酒佳酿,珍馐美味派遣一员大臣直到梁山泊好言安抚,直接恩准让他带兵征缴王庆便是。”

    赵佶道:“崔爱卿得有理,就按你的办。”于是便让殿前太尉陈宗善带上诏书还有御赐之物前去梁山招安。

    陈宗善到得梁山,晁盖亲自把他引进聚义厅。在路上陈太尉旁边有两个人在那里指手划脚,想来这两个就是那李虞候跟张干办了。只不过现在高俅都被杀了那李虞候怎么还是跟来了呢?这两人把梁山众好汉惹得满肚子怒火,只是见晁盖在此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