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4.第 4 章(第1/2页)  乱世之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杨昭出现后,我只觉得他那双眼睛看得我浑身被束缚般不舒服,全身都凉凉的倒不仅仅是因为他的长相有些奇特,之前在后宫中就曾听宫人讲过,杨昭是皇长子,他的生母乃宠臣宇文述嫡亲的妹子,生他时因难产而亡,这杨昭因宇文述的关系,一向自恃甚高,引得朝中许多大臣不满,而且暗地里有谣言传他与后宫某些不甘寂寞的嫔妃有染,我不愿与他有什么交集,就淡淡道:“皇兄此言差矣,离儿只是一时侥幸,哪来才惊众人之说呢”

    杨昭大笑,走向第一排左列的位置,“这上书房自先帝建国以来,皇妹可是第一个进来学习的女子,若不是因才,那是为何”言语中满是挑衅,暗指我这身体的生母地位低微,我不过是侥幸获得一时的欢心而已。

    我咬唇,正在思考是隐忍还是还击时,身着紫色朝服的杨素带着两个年轻公子信步进来,身后跟了几个太监宫女。众人均向他行礼,他含笑道:“离公主,这边请。”将我引到刚才杨侗坐的地方后一排坐下。其他人也纷纷坐下。那几个伺候的太监宫女恭敬地分散在两边站好,杨素一脸的温和:“今日离公主初来上书房,容臣为公主简单介绍。”这才将我刚才的不适感生生压了下去。

    “这位是东宫太子,公主的长兄,想必公主早已认识。”杨昭一脸笑容,神情却甚是不屑,我只得假装没有看见。

    “这位是公主的皇弟,柳淑妃之子,秦王杨浩。”与我同排左列的一白衣少年,不过八九岁年纪,古怪地瞥了我一眼,眼里些许无措。

    “这位是长信侯独孤恺之三子,独孤若飞。”白色交领象眼袍的清秀少年,十七八岁年纪,眉眼如画,笑起来如沐春风:“久闻公主大名,以后还请公主多多指教。”

    我颔首,他身后的裴玉不等杨素介绍,便急急道:“在下裴玉,我爹那日你在牡丹亭见过的,我们之前也有见面的,不是吗”

    我恍然大悟,他爹必是御史大夫斐蕴,依旧颔首笑道:“多谢裴公子举荐之恩。”

    他有些不好意思:“那个是巧合而已”

    杨素微捋胡须:“最后这个是犬子,杨玄感。”

    我回头看着这个红衣少年,飞扬的眼角,笔直地坐着,仍是十分倨傲,却又与杨昭不同。杨昭的傲慢带着轻视,以贬低他人来造就自己的傲,令人不快,而杨玄感则是一种天生的傲,好比那冬日的红梅,我自傲然向天笑,无关他人甚事。

    杨玄感浅浅地挂上笑容:“习诗读经,能有公主相办,乃杨某之幸。”

    其实授课情况与我想象的不太一样。杨素虽重点讲解诗书礼仪之经,但是引经据典,评论深有特色,且抑扬顿挫,听得我畅快淋漓。忽然我想到后世有人将杨广比作那秦始皇,便心生俏皮,故意问道:“丞相,为何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而这秦朝却只有一部《吕览》传天下呢”

    杨素尚未开口,杨昭接道:“秦皇□□,焚书坑儒,能有一部《吕览》已经不错了。”

    杨素笑笑:“战国时期君主c贵族c大臣养客蔚然成风,战国四公子都拥有数千食客著称。秦国兵强马壮,自是吸引了众多人才。而这些人来自不同的国家,威胁到了秦贵族,才会有秦王逐客,继而是李斯之《谏逐客书》。自古以武得天下,却以士安之。虽然秦最终用武力灭了六国,却仍不能礼贤下士,以□□失了天下。所以,江山者,得之不易,守成更难。先皇广吸取古鉴,不就设科举,广纳贤才么”

    这话说得妙,既回答我的问题,又从侧面讲了番治国之理,还顺便对先皇歌功颂德一番,真不愧是官场里摸爬打滚了几十年的人。我暗自佩服:“丞相此言令我茅塞顿开。这创业难守成亦难,但依法而治却是不难。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也是这个道理吧。”

    杨昭侧首扫我一眼,目光阴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