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章 山村风情(第1/4页)  山娃的奋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还有十来天,暑假就将结束,这个暑假,是林川最快乐的暑假,小学毕业了,没有丁点暑假作业。也就在暑假要结束时,周秀梅父亲周先顺的生日到了,他今年满七十岁,是整数,他的两儿四女商量了要给他做个大生(大寿)。

    四个女儿得四匹彩,即每家一匹。一匹彩即一套锣鼓班子,这是山里人在祝寿时送礼的专用称呼,关于这锣鼓班子的称呼是有讲究的,譬如祝寿时送一套锣鼓班子叫送一匹彩,因为进屋时,送锣鼓的主家同时要做一面精美的绸子彩布给寿星,故得名;而结婚时一套锣鼓班子则叫一台吹吹,再就是白事,死人后这套锣鼓班子直接称为锣鼓。

    彩越多,就表示后人多,同时也表示寿星人丁兴旺,因为送一匹彩花费不小,而且费力,一般来说,除了自己的子女外人是不会送的。

    彩越多,也就越热闹,鼓手之间的比赛,唢呐之间的高低,玩狮子的对决。除了懂的少数人外,人们并不喜欢鼓声和唢呐,看热闹就只看狮子,特别是小孩子,因为看狮子之前时,那戴鬼脸子壳壳(面具)的人老搞笑,说些荤腥的幽默的能笑死人。

    这之前,林川一直没看到过玩狮子,本来要下午才去的,但他比父母先去了,不到中午就跑了去。外公家并不远,就在林川上小学的路途中间,与上学的路只隔一匹小山梁,山梁叫周家梁,就是因他们的姓取的名。

    周先顺在这一带算比较有名望的老人,因为他性格好,乐观,最主要的是他一手毛笔字,左右方圆几座山,每缝喜事,写对联都得找他。他的正楷刚劲有力,除字写得好外,他对的对联也常有新奇,能因环境或者结婚男女双方的姓氏等安排,因而结婚的人大都找他。

    林川去到时,外公家正忙着,杀猪匠已被请来,另外还有两个厨师。小孩子除了看稀奇凑热闹又帮不了什么忙,林川和外公外婆招呼一声后,到处找玩的去了。

    好不容易等到了晚上,开饭后,四套锣鼓叫喧天,你敲罢来我登场,整个周家梁山面都处于欢天喜地中。

    玩狮子的就要登场了,四套锣鼓班子经过商量只出两个狮子,即两班组成一个,都出了自己班里最拿手的人,要把狮子玩得精彩。

    在乡村,玩狮子也没多大把戏,一般都是叠桌子,即两张三张或四张桌子叠在一起,玩狮子的人爬上桌去,叠的桌子越多本事就越高,但从安全等各方面考虑,最多都在四张,一般只玩三张。

    玩狮子前照常是戴鬼脸子壳壳的先出场,他们一出场就是笑话或顺口溜或荤腥或幽默。这出场的两人一高一矮本就引人发笑。高个子本是男人却妆扮成女人,还先开了声,指着矮些的搭档说,

    “这个东西死不长,长了几十年才胩胩(大拇指和食指张开的距离)长!”他话声一落,全场爆笑,原来他把这人的矮形容成男人的那玩意儿,长几十年了,才胩胩长,加之他的语气和动作,更是令人发笑。

    矮个子也不示弱,立即反击:

    “隔壁这个懒大嫂,背个穿肚肚(烂了底的意思)背笼去扯猪草,她那也痒耶这也痒,躲进树林筢(树丛)里捉虼蚤,这也捉不到那也捉不到,脱了袎裤(内裤)翻过来找,找个虼蚤斤二两!”

    话音一落,全场笑声叠起,有人喊,“斤二两的虼蚤养哪哟!那不是要长进那里边去?”喊声刚落,爆笑再起。

    高个子也不示弱,待锣鼓声嘎然而止时,他接了上来:

    “这个郭麻子呀,唉——叫我怎么说你嘛——麻子麻敦敦,下河打日本,日本打投降,麻子得表扬,表扬得得多,麻子起窝窝,窝窝起得深,麻子要结婚,结婚一年半,娃儿一大串!”

    话音没停稳,先前喊要长进那里边去的那人又喊了起来,“结婚一年半娃儿就一大串咋个这样快哟,下猪儿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