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章 风起云涌(第1/2页)  炎汉往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刘邦出山

    陈胜起义如一颗石子投到平静的湖面,一石激起千层浪。各地对秦朝统治不满的人民纷纷杀掉官吏响应起义,也有官吏为了保命而主动投降。

    沛县县令像一只热锅的蚂蚁一样,等着被人干掉呢,还是去主动投降呢。一时拿不定主意,自己六神无主之时,大多数人会向身边的人咨询一下的。于是县令大人把两名得力手下找来合计合计,这两人就是萧何师爷和曹参狱长。不过这两人另一个身份就是刘邦所交的士人,面对县令大人的问询,两人决定将计就计,帮助刘邦乘机夺取沛县,

    两人给县令的建议是这样的:以一个县去投降,陈胜已经看不上了,如果不投降,你县令是个文官,手下只有几个狱卒和捕快,到时也不顶用,你自己危险系数就很高了。不如县令大人你建立自己的武装来假装起义,既拥有了实力,有了起义之名,别的起义军也不会打你,自己的安全又有了保障。至于人马方面嘛,刘邦在芒砀山已经拥有了上百人马,只要你免了他的罪,他一定会忠心为你保驾护航的。

    县令一想也对,心急火燎之际,哪里想得到萧何和曹参是在忽悠他。县令马上让他们派人召回刘邦,萧何和曹参让樊哙去联络刘邦,出发前就让樊哙把他们里应外合夺取沛县的计策带给刘邦,之所以让樊哙作为联络者,因为樊哙不但是刘邦所交的士人,还是刘邦的连襟,樊哙娶了吕媭,是刘邦的妹夫。刘邦肯定会相信的。

    刘邦一听到樊哙传达的里应外合之计,马上点起兵马兴冲冲往沛县赶。萧何治民和管后勤是一把好手,曹参则上阵杀敌很牛,可是让他们来搞阴谋就走错行了,沛县县令冷静下来一想,就感觉不对了。人马是刘邦的,只听他老人家的。那自己不就被架空了吗,搞不好连命都保不了。好你个萧何和曹参,平时待你们不薄,居然算计我,那就别怪我心狠手辣。马上命人关城门去捉拿萧曹两人,萧何和曹参好在平时人缘好,先得到消息爬城墙跑去和刘邦汇合了。

    刘邦看到萧何和曹参时,就知道里应外合之计已经流产。此时已是骑虎难下了,人马虽然只有百人,但也比县令大人多了。那就围城攻打吧沛县虽小,还是有城墙的,再加百人也不一定管用,刘邦只好把书信射进城中,号召百姓杀掉县令。县令就这样被干掉,应该不是刘邦的号召力大,而是他还在城中所交的士人领头把这事办成的,总之,一切很顺利,刘邦进入沛县,从山大王升级为县大王。

    刘邦进城后的第一件事就召集城中著名人士来推出一名领导者,正所谓蛇无头不行。明眼人都知道这个位置非刘邦莫属,众人第一位就推选刘邦,刘邦却违心地推辞了,这是一套老把戏了,称为让位之德。众人接着推选萧何和曹参,两人也心知肚明这是在走程序,也一一地推辞了,推完一圈又回到刘邦头上,刘邦这才“勉为其难”的答应了。虽然过程很无聊,但是程序很重要。

    让位程序走完之后,刘邦自号沛公,祭祠后就正式宣告起兵。虽然只是千万起义者的一员,但是刘邦只是一个县公,影响力近乎零。刘邦算是正式登上了主舞台了,少年的壮志也这一刻释放。

    陈县会议

    就在刘邦出山称沛公之时,项梁和项羽叔侄在江南起兵,田儋c田荣和田横三兄弟也在齐国起兵,魏咎c张耳c陈余等则投奔陈胜借势而起,六国复辟势力蜂涌而起,秦始皇的担忧变成了现实。

    如刘邦这种占一个县就称公称侯之人,真是多如牛毛。刘邦能最终成功,最应该感谢的人应该是陈胜,虽然两人从未见过面,但正是陈胜在诸侯问题上的失策,让刘邦知道此路不通。先看陈胜是如何打算的。

    陈胜进入陈县后,不但兵强马壮,还威望一时无两。虽然秦朝还没有灭,但是心中已经有了取而代之的想法。于是陈胜在陈县召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