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五章 登场(第1/2页)  帝国郡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文武分排,定国公恰在前列。

    武穆侯下车晚了些,只能略微拘谨地越过好几排同僚,在定国公身侧站定。

    此时,天已大亮,时辰却没到。

    武穆侯余光悄悄看了好几次,定国公一反常态地束手而立,一个眼神都吝啬施舍。

    今日有些反常啊,武穆侯心道,正胡思乱想间,远远听见太监唱名“时辰到,百官入朝!”忙收了心思,端正了身子,在太监的引路下拾阶而上,进入乾元殿内。

    整肃仪容,扯两把袖子,抚平褶皱,便听见三声鞭响,紧跟着唱名声又起“陛下驾到!百官迎驾!”

    就在这唱名声中,武穆侯紧跟着行三跪九叩之礼,建康八年五月二十的大朝会正是开始。

    对于有资格列席大朝会的三百余文武官员来说,大部分的人都认为这只是一次普通的大朝。

    可是对某些人来说,今日是值得列入本朝史记的!

    “百官平身!请三老就坐!”

    “陛下临朝,有事上奏,无事退朝!”

    朱曦认为自己是一个勤勉的皇帝。

    自登基以来,每月六次大朝会,没有一次罢朝,这是很难做到的。

    看着下面乌泱泱的官员们,朱曦知道他们跪的不是自己,而是臀下这张椅子,是这个身份。

    同样的,自己一再退让,一再妥协,一再容忍,为的也不是他们本身,而是他们背后代表的群体。

    乾元殿自汉朝以始,历来便是大朝会唯一的官方用地,这三百余年来在这殿里不知道上演了多少次利益交锋,温和的言语交锋,犀利的兵戎相见,甚至血溅乾元殿!

    丑陋吗?这便是政事!

    大朝会上参奏的所谓正事,都是政事堂事先跟皇帝沟通好了的,并不是谁想奏什么就能奏的,否则一个扰乱朝堂的罪名就能让你罢官去职。

    这种制度不知道始于何朝,朱曦真正坐上这个位子,才明白,这种制度简直就是保护像他这种资质平庸的皇帝最主要的手段。

    因为提前沟通过,处置措施也已经大体沟通过,只需要朱曦这个做皇帝的当朝圣裁而已。

    不会出现处置失当,因为是政事堂再加上皇帝共同的决定,也不会出现被有关部门打回来这种打脸行为,因为政事堂会提前通告大体内容。

    于是,皇帝很圣明,大家很努力,各部各堂都很和谐,真是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

    按照流程,当是大相出马,概述大朝会主要议定裁决的事项,然后由各部相公详细阐述,最后由皇帝在征求各部意见c政事堂意见c各位宿老意见,都无疑义的情况下,宣布通过某某决议。

    朱曦知道今日肯定不是一场正常的大朝会,却没想到,从一开始就颠覆认知。

    大相毫无动静,众位官员在静默中相互打着眉眼官司,却无一人说话!

    朱曦端坐如钟,不动如山,眼神静静扫视着百官,果然该来的还是会来。

    政事堂郑相公出列上奏:“启奏陛下,今日大朝需裁定事项有如下几项,第一c吏部相公程大人日前上报政事堂,需尽快确定秋闺主考。二c工部相公郑大人上报七龙江秋汛情况,请批人手物资加强堤防。三c凉州巡边监察御史传回巡边明文,此明文所述与驻边将军穆大人述职奏折有异,请陛下准其详查。”

    大相不出面,由政事堂左右相公代为陈述也曾经有过,不过那是在大相身患有疾,不适合参与政事的情况下。如今大相好好的就站在那里呢,不明真相的人还以为郑相要夺权上位呢。一时间,殿内挤眉弄眼者大为有之,郑相陈述尚未完成,底下就已经眉眼乱飞,热闹非凡。大家乱了一阵,渐渐平息了,再看上去,皇帝稳稳坐在那里,八风不动。大相稳稳站在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