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0章 褚遂良见闻录(第1/2页)  带着机器狗去唐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在中国古代文书中,一般不加标点符hào,而是通过语感、语气助词、语法结构等来进行断句,但是这往往会造成误解。

    其实古代也不是没有出现过标点符hào的。

    辟如在战国时代的竹简中就可以见到“”型符hào,通常表示一篇文章的结束;又如“”作用就融合了现代的逗hào与句hào,用来表示断句。

    只是这种没有方块字看上去那么优美的符hào,没有得到大众的认可。

    标点符hào的形状远比文字简单,而数量又远比文字为少,何以文字很早就能创造出来,而系统的标点符hào却姗姗来迟,东方如此,西方也如此,这倒是值得文明史研究家思索的问题。

    不过,这显然不是张华现在要考虑的问题。

    “褚郎君对这标点符hào有兴趣?”马周知道张华一直想要推广自己搞出来的标点符hào,看到褚遂良难得的没有把重点放在三国的剧情上面,也是很开心的。

    这就像是自己好不容易写了一本书,然后请名家题了个字,结果大家都把注意力放在名家题字上面了,好不容易出了个观点不同的读者,还是很让人喜爱的。

    “在下现在在兵部任职,每天经手无数公文,有的时候会发现同样的一句公文,不同人的理解可能会完全相反,所以当三国里面那些标点出现的时候,就去和我们尚书汇报了。杜尚书也很认可三国里面的标点符hào的标识方法,特让我来向两位请教。”

    褚遂良把自己来这的原因给交代了一遍,也特意点出了这是兵部尚书都关心的问题,希望马周和张华能够不吝啬的解释传授一下。

    其实褚遂良完全是多虑了,张华正愁着怎么推广标点符hào呢,这褚遂良就上门了,自己哪里会去藏拙?

    “马周,你把那本论标点符hào的意义拿出来送给褚郎君,然后有什么疑问你都给解释一下。”

    标点符hào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不好好的解释一下,褚遂良还真不一定能够在短时间内理解。

    “多谢张县男,遂良那就叨唠了!”

    褚遂良听到这标点符hào人家不仅愿意给自己解释,还连书都已经准备好了,心情顿时多了几分激动。

    褚遂良的父亲褚亮和兵部尚书杜如晦同位秦王府十八学士,所以褚遂良进了兵部之后,杜如晦对自己一向是照顾有加,好在自己也算是争气,没有弄出什么纰漏。

    但是,也就仅此而已,自己也没有什么特别拿得出手的功绩。

    如果这次标点符hào的推广能够顺利展开的话,那情况就不同了,甚至青史留名的可能性也是有的。

    对于一个出身良好,衣食无忧的官二代来说,能够做出成绩、青史留名,几乎就是最好的追求了。

    许多年后,褚遂良再次回忆起自己初识张华和马周的场面,是这样说的。

    贞观元年二月廿二,受兵部尚书杜公如晦委托,吾独自前往互助村拜访时为开国县男的永定王张华以及富国公马周。

    当时,褚某请教张县男和马郎君关于标点符hào的用法,得到两位的倾囊相授。

    等到吾熟悉各种标点符hào的用法,已经是月上柳梢头,便留宿在张家。

    张家美食,冠绝天下,实乃吾平生之所未见。水煮活鱼、红烧排骨、红烧肉、黄酒闷水鸭无一不美味!

    就在张家迎来褚遂良这个客人的同一天,互助村西头的老茅家也来了两个特殊的客人。

    “娘,我打听清楚了,这互助村就这一家是姓茅的,我看屋内已经升起了炊烟,应该有人在家,我们现在进去?”

    “长安县中保镇互助村茅家,应该就是这里了。当初姐姐就是这么告诉我的,只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