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二章(第1/2页)  杨墨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二章

    “七郎,方才你唱的是什么歌,我老胡还从没听过这么好的歌呢。”

    杨墨循声望去,只见胡小乙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走到了他的身边,正笑着望着他,汗津津的脸上红扑扑的,两个眼睛眨呀眨的似乎也有些发红。

    “怎么,小乙哥这是哭过了。”杨墨没有回答胡小乙的问题,而是反问了一句。

    “还不是让七郎你这歌唱的,听着就由不得让人落泪。这么多兄弟一起出来,就剩下我们几个了。”胡小乙有些不好意思的用袖子擦了擦眼角。

    “逝者已逝,我们这些活下来的还要好好活着才是。”杨墨说着拉过胡小乙的一只手拍了一拍。胡小乙的手有些热,杨墨一愣,抬手按到了胡小乙的脑门上。

    “小乙哥你发烧了。”杨墨皱起了眉头说道。他有些担心的看着胡小乙,这会发烧可不是什么好事情,胡小乙身上有不少箭伤并没有好好处理伤口,搬运尸体的时候又干了半天体力活,出了一身的汗。别是伤口感染发炎就坏了。

    胡小乙被杨墨突如其来的动作弄得一愣,“七郎你在说什么,什么是发烧?”

    杨墨这才意识到这个时候人们还没有发烧这个概念,于是解释道,“就是小乙哥你的身子比平常要热一些,怕是病哦,是有些小恙。”

    杨墨说着才想起病这个词在这个时代也是不能乱说的,只有得了要死的症状才叫病,一般的头疼脑热都叫疾。所谓寡人之疾,寡人好色,就是指的好色是个小毛病。说病这个确实是不吉利的。

    好在胡小乙没什么忌讳,他只是摆了摆手,“某无事,就是晚间出的汗多了,所以有些热而已,歇息一会就好。”

    杨墨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这个时代的医疗水平本就有限,何况是目下这个情况,除了祈祷胡小乙吉人天相,杨墨实在想不出有什么能帮到他的地方了。正在这时,远远的听到有人在喊他:

    “杨墨,杨七郎。”

    杨墨抬眼望去,却见岑无忌匆匆忙忙的走了过来。他急忙上前施礼“见过军候。”

    “七郎,李校尉找你有事情商议。快随我来。”岑无忌开门见山的挑明了来意。

    “喏。”杨墨只好答应一声,又转头对胡小乙说道:“小乙哥早点回去歇息吧,明日还要赶路呢。”

    胡小乙点了点头:“嗯,七郎放心,某无事的。”

    杨墨不知道李陵找自己有什么事情,只好辞别了胡小乙,跟着岑无忌匆匆的去找李陵。他在一个新堆起的坟包前见到了李陵,却见李陵双膝跪坐在坟前,正用一把短剑在一节有常人大腿粗的木桩上刻着什么。

    听到脚步声,李陵抬起头看了看,见是杨墨便抬起握刀的手指了指自己的身边说道,“悔之来了,先坐吧。”

    杨墨答应了一声,弯了弯腰算是行礼。他扫了扫李陵身边的地上,除了一个鼓起的坟包,就是一片平地。没办法他只好撩了撩袍子的下摆,也跪坐在了地上。地上有些凉,他强忍着才没有挪动身子,汉代人的这些生活习惯他还是很难从心里适应。岑无忌把杨墨领了过来却没有停留,而是转身走了,显然是要方便李陵和杨墨两个人说话。

    但李陵并没有立刻开口说话,而是继续专心的刻着他手上的木桩。见李陵没有开口的意思,杨墨也就沉默的看着他刻木头。

    短剑用来在木头上刻字还是显得有些长,用起来十分的不方便,所以李陵的工作进行的并不算是太顺利。

    好在需要刻的字不是太多,在杨墨来之前已经刻了好几个字了,所以李陵没有让杨墨等候太久就把字刻完了。

    “大汉故成安侯韩公延年之墓。”

    杨墨看了眼桩子上的字,幸好这个身子的本主读过书,几个隶书的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