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7.无题(第1/3页)  古代生存之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天色渐亮,红日娇羞升起,公鸡喔喔,鸟啼虫叫,沉默了一夜的村庄慢慢苏醒过来。

    严瞳一本正经地叮嘱两个小家伙:“小鸡已经喂了,待日头上来的时候,莫要忘记晒被子。”

    “釜里放着米汤和蛋羹,那是五娘的。莫要偷吃,你们的份儿我放灶台上了。”

    “好好照顾五娘和阿耶,要是五娘哭闹要出门,”严瞳瘫着脸想了想,“那就由她哭吧。”

    三郎和四郎小鸡啄米般点头,心里不约而同的想,可怜的小妹。

    “二娘,走吧。”大郎挑起担子,有转身对两个小家伙说道:“好好呆在家,回来阿兄给你们带蜜糕。”

    “嗯嗯。阿兄阿姊再见。”

    严瞳满意地点头,追上大郎。

    现在她们已经不坐乔二叔的车了,经常麻烦别人很不好意思。

    大郎偶然在柴房里找到一副扁担和箩筐,两人便轮流担着去县城。

    一路上碰到同样挑着担子,匆匆忙忙赶路的农人,走的多了,大家便都认识了,热情地互相打招呼。

    “小娃娃,今儿这么早啊。”一位身材矮小,瘦骨嶙峋的大爷挑着箩筐问道。

    严瞳认得这位大爷,他是隔壁林家村的。

    “不早不早,还没您早呢。”大郎笑着回应。

    “老丈吃过早饭没,要不要尝一下我家的鸡蛋饼。”

    “吃不起哟,吃不起。当我不知道你们那饼子卖甚么价钱。”老丈连连摇头,声音粗哑。

    “哎,如今粮食金贵,我这饼子也不算忒贵。”

    “是啊,听闻幽州那边天气干旱,今年的收成又要没了,我看这粮价啊还得涨。”老丈叹息道。

    “不过六月快到,今年上半年的粮食快收了,希望不是到我们这边征粮。”

    老丈嘴上虽然这么说,可是心里却明白,临安郡铁定是要征收的,概因临安郡地好水好,粮食也多,是大晋朝著名的粮仓。每回哪里缺粮了,就往临安郡调,弄得郡下百姓虽然收成好,可是也没多富裕。

    老人的语气有些低落,大郎也不知要如何安慰,因为就算征粮也征不到严家村,他一时无言。

    气氛顿时尴尬下来,幸好城门已到,守卫催着他们进城,两边人分手,才缓解尴尬。

    “阿兄,何时收粮?”严瞳放下担子问道。

    “约莫还有半旬。怎了?”大郎疑惑。

    “是不是担心等到收粮的时候不能挣铜子?你要是担心,搓稻子时快些便是。”大郎俊秀的脸庞流露出清浅笑意。

    他记得去年之时,严瞳不肯老实搓稻子呢。

    “搓稻子?”

    稻子还要搓?

    严瞳表情依旧镇定然而内心开始崩溃。

    “是啊,不过今年种的地少了,到也不用烦心搓太多。”

    呵呵

    严瞳可以割稻子晒稻子但是不能接受搓稻子。

    为啥?这稻子又多又硬,搓几亩田地下来这手还能要吗?

    别看她平时冷心冷情,冰冷面瘫,其实特娇贵,不然也不会特意跑街上摆摊改善生活啊。

    严瞳眉头微蹙,思虑有什么法子可以改变这种情况。

    那边严瞳还在纠结,这边大郎已经收拾好摊子,开始吆喝:“卖曼头咯,好吃又不贵的曼头咯。”

    严家的馒头和鸡蛋饼由于用料充足,好吃美味,渐渐地在这条小吃街上打出了名声。

    人们吃腻了酸硬蒸饼,又不愿浪费时间坐下吃一碗馎饦,都乐意选择这香嫩润滑的鸡蛋饼和松软可口的馒头。

    西市尽头,一位唇红齿白的少年郎不顾身后人的呐喊,径自大跨步走着。他正是尝尝光顾严瞳他们家摊位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