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七章:秋暮(第1/2页)  探妃难缠:爷请入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知义嘴上抱怨着系统,但做事却一点多不含糊。

    这半月她将古邺城逛了个遍,也将秋氏的事前前后后了解了个大概。

    秋氏在古邺城算得上是首富,说世家有点过,但又在古邺城传承了好几代,也算得上是一个有些底蕴的家族。

    涉猎广却杂,最主要的收入来源还是靠着佃租。说起来这古邺城田产方面,有十分之七都是属于秋氏的。

    名声不怎么好,但却也不属于恶霸之类,至少明目张胆的强抢妇女的行径是没有的。三四年前古邺城城东几个乡镇遭遇蝗虫过境,佃租叫不上来,秋氏也象征性的免了租,捐助也是有的,面子上过得去便是,也不多给。

    古邺城城东,那几个镇子中就有盂县丁家村。

    知义觉得这其中还是因为知州的不作为,蝗虫过境即便是小部分却也属于天灾,但却没有朝廷颁发的书文,显然是知州根本就没有上报;不然朝廷的命令强制下来,得有多少人幸免于难活下来。

    这样一个为了效绩不顾百姓死活的知州,古邺城能有今天真是不容易。

    而就是这样一个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还自私自利的知州,竟然在秋氏被灭门之后,断定了是大支山山匪作案之后,便紧锣密鼓的召集衙役,一波端了那个匪龄十年之久山匪。

    没有从即公山驻军那里借人,完事之后直接将秋氏灭门案上报,朝廷那边来探查此案的人也已经到了,不日就要回帝都复命,若此事属实,这位知州大人,可是要凭借着效绩往上升的。

    这事说出去,知义可一点都不信。

    一个府衙有多少人?且不说能不能用的,总的来说衙役不过五六十之数,加上些杂七杂八的,过百算是顶了天的。就这些人,如何端的了一个发展了十年之久的山匪窝?

    用计?真是笑话!他知州若真是这么能耐,可不会在这个位置上做了七年都没动静。

    这次秋氏的案子,显然是不能够依靠官府了。往坏处想一想,怕是还与这官府有什么关系呢。

    且秋氏灭门之后,最得益的,大概就是如今秋氏的掌家秋暮了。

    秋暮是秋家庶出的第四子,十岁那年不知为何被送到了乡下庄子里,秋氏灭门之后,在外跑着收租核对账目的老管家便想到了如今秋氏唯一的孩子,在知州的大力支持下,便将已经十八岁的秋暮从乡下接了回来,继承了家主之位。

    但这秋暮却不是个善茬,被主家厌弃,在乡下那几年的日子可想而知,但却不是逆来顺受的模样,才接下了家主之位,第一个命令便是将嫡母的坟给刨了!

    人死如灯灭,便是再大的仇恨,嫡母已死也该就此烟消云散了,哪里还有刨人坟墓的做法。可秋暮偏生做了,还做的大张旗鼓。

    他命人将他生母迁坟,将其与已亡的秋氏家主合葬,而嫡母则被葬在了其生母原来的地方。

    别人指指点点秋暮显然是不在乎的,要不然也不会行事如此张狂。

    让知义疑惑的是,这秋暮的出现未免也太凑巧了些。巧的就好像秋氏灭门就是为了让他回来,如此名正言顺,又如此受益匪浅。

    看来得去会一会这秋暮了。

    知义想着将脚从石桌上拿下来,手臂遮在眼睛上方,懒洋洋的睁开双眼。

    今日阳光正好,她便叫人搬了椅子放在外面偷懒晒太阳了。

    她今日穿了一件绯色广袖琉璃裙,腰上扣着一条镶着黑玉的红纹腰带,腰间别着软鞭,坠着黑稠勾着的暖玉,腕上是纹饰繁杂的银色九针镯,左右发丝后挽随意的揪成一团,用红绸系了一个漂亮的蝴蝶结,边上坠着三枚银色竹叶坠,稍微一动,便轻微的叮当作响。

    闭着眼睛不说话的模样十分的温润,阳光照上去整个人似乎在发光,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