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7.017(第1/2页)  清瑶台[清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守门的兵丁,一早就接到了消息,见着年遐龄极其家眷的车马遥遥驶来,立刻开了城门。

    这是武昌城的西面,城门共有三扇,平日里只开两侧的小城门,一进一出。

    这会儿年遐龄要出门,兵丁开了中间的大城门,送年遐龄等出城。

    年遐龄掀开帘子,道:“我因私带家眷出城,怎可开中,让他们合上。走,去边上排好。”

    车夫挥起马鞭,驱赶车辆。

    守门的总兵得了报,佩好兵刃,道:“还是按时开城门,我去见一见抚台大人。”

    还要等上片刻,城门才会开启。

    水笙隔着透光的纱,看外面的景象。

    车一道,人一道,倒是十分井然有序。

    两条道都排的长长的,沿途还有叫卖声,有人在这直接做起了生意。

    骡马嘶鸣,蹄子哒哒,水笙看到前头的车马动了起来。

    “城门开了?”年黛瑶不确定的问道。

    水笙看向另一侧的窗子,道:“没有啊,那些人还在原地呢。”

    那些走路出城的,根本没有动的意思。

    许氏上前打听了几句,回来道:“禀夫人,是有人认出了咱们的车马,告诉了其他人。”

    要是没认出来,那就当没这回事,既然认出来了,怎么能好意思排在巡抚大人前头,自然是要让开,等着巡抚大人过去了,自个儿再过去。

    年遐龄知道后,没说什么,也没做什么,就由着那些人。

    原本排成长龙的车马队,渐渐分崩离析。

    年遐龄乘的马车打头,当那马车行到城门口,片刻功夫,这城门就开了。

    城门外,有一条宽阔而笔直的道路,但很奇怪,只有少部分人,走在这条道上。

    苏氏解释道:“这是官道,普通百姓不能在这上面行走。”

    水笙知晓有官道,但没想到执行起来如此严格。

    官道两旁的道路可不平坦,走路的一脚深一脚浅,赶车的更是要有人在后头推着车才能前行。

    年黛瑶兴致缺缺,这外头的景儿既不美,也不有趣,看了两眼,她便专心吃心来。

    倒是水笙,看了一路。

    “你都在看些什么?”年黛瑶拿着点心,凑到水笙嘴边,“吃点儿东西,或者我喂你些水。”

    “我在看人啊。”水笙指着外头,稀稀落落的人群,道:“他们和我们不一样。”

    “自然不一样,那些人怎么能和我们相比。”年黛瑶将点心放到水笙的掌心,道:“吃吧,这个味道最好。”

    水笙吃着甘甜的点心,可嘴里却泛着苦味。

    其实本质上,水笙和年黛瑶是一样。

    水笙享受惯了,让她去做那以脚代步的平头百姓,她肯定是不能忍的。

    马车一刻不停地走着,走了足有一个时辰。

    那道观名叫“白云观”,天下道观,有九成九都叫这名,咋一听倒是不甚起眼。

    白云观建在一座山的山脚下,前头一片很大的湖泊,这依山旁水,倒是有着难得的好风水。

    水笙下车之时,已身在白云观中,白云观内,有专门让马车下客的地方,但也不是一般人,可以将驶进白云观内的。

    “李观主居然不在?”年遐龄询问道。

    为首的道士,单手作揖,道:“师伯到访,师父正接待,实在是脱不开身,烦请抚台大人担待。”

    年遐龄理解道:“这也是事出有因,不知今日李观主是否能得空,我有事要请教。”

    “请年大人稍作歇息,贫道这就去问师父。”道士再次作揖。

    年黛瑶在水笙眼前挥挥手,问道:“又在看什么,我看你眼睛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