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0章 户主们的赴港旅程 (下)(第1/3页)  工业之动力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工业之动力帝国最新章节!

    “一直以为一千所的燃气轮机路线只是和柴油版本动力不同的同型号主战坦克,真没想到一千所居然能弄出这样一个东西出来,司令员,有没有更具体一点的数据?”

    宁雷倒是明白章任天这个疑问的意思,惊喜实在是太大了,难免对后续的其他子系统还抱有期待。

    “除了隐身的外观、透平动力系统、未来可升级潜力,其他类似主炮口径,装甲厚度,观瞄设备和柴油版几乎相同,甚至由于燃气轮机油耗的缘故,哪怕加大了车体新坦的最大行程依旧略短于柴油版本的新坦。”

    “隐身体系的优化,也是针对目前前线强击机和多用途战斗机的X波段厘米波雷达做得优化,对未来可能应用到战车系统或武装直升机上的K波段毫米波雷达,现有隐身效果可能就不是那么明显了。”

    “以A7攻击机的下视雷达为参考,一千所针对主战坦克的外形隐身优化,使得被发现距离从20公里缩短到10公里,以前线攻击机的巡航速度而言,隐身主战坦克相比非隐身主战坦克会被延迟发现一分钟左右。”

    “在主战坦克没有伴随行进的自行野战防空装备时,这一分钟延迟发现效果或许不大,但一旦有了伴随主战坦克行进的自行野战防空装备,这一分钟的延迟发现效果就十分显著了,哪怕是攻击机低空突袭,也会直接导致野战防空装备先于攻击机发现主战坦克,进而获得提前打击的机会。”

    “如果北约和华约开打,地面上千辆主战坦克进行大规模会战,空中上千架飞机争夺制空权,这种隐身设计几乎没有任何用处,但在小规模冲突中,由于样本稀少,单车的每一点优势和劣势都会凸显,这种隐身的好处才会比较明显。”

    “毕竟,一千所这个项目完全是针对巴基斯坦下一代主战坦克去的,印巴之间的坦克战争模式和我国面临与北方邻邦打大规模坦克会战的局势有很大不同,主战坦克隐身在小规模精英化的冲突中是个很明显的优势,而不是可有可无的鸡肋。”

    “当然,对于我们来说,从某种意义上主战坦克隐身化也不能说是鸡肋,看看政委的反应就知道这东西附带了极强的振奋士气属性,属于具有典型王师范的装备~。”

    宁雷笑着说道。

    在梁远不停的唠叨中,颜值即是战力的歪理邪说终究还是在宁雷的脑海中留下了印记,王师范一词宁雷不经意的脱口而出。

    除了外形和动力,一千所的燃气轮机新坦完全是针对巴基斯坦项目所研发的装备,西式坦克风格极浓,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轮子创记录的抛弃了五轮、六轮这两个共和国常用的轮数,而是选择了七轮这个几乎没在坦克上试用过的的数字。

    一般来说轮子的数量和坦克的车重车长有着较为直接的关系,如果发动机动力充足到暴躁,在悬挂水准相同的情况下,轮子多的坦克通过性和乘坐舒适性要好于轮子少的坦克。

    不过轮子多从维修的角度肯定比轮子少容易出事故,哪怕采用小轮,多轮附加悬挂的重量也肯定大于少于附加悬挂的重量,在动力不足时多轮设计会导致挤占装甲重量,因此,只有类似美帝这种完全不愁坦克动力的货色才会上七对轮。

    由于梁远要求车体必须具备升级潜力,而大车体的改装潜力注定大于小车体,直接导致了燃气轮机版的车体远大于柴油版车体。

    不光是梁远,通过长期了解特别是知道华晨完全不差钱之后,朱雨生也对李远铃的研发实力异常放心,认为未来坦克动力绝对不会成为瓶颈,有了挥霍的资本之后,共和国第一辆七对轮主战坦克正式诞生。

    七对轮大车体设计导致的另一大后果就是车重猛增,燃气轮机版的样车车重创记录的突破了五十吨,当然,随着车重的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