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000所的诞生(五)(第3/4页)  工业之动力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蒙皮、起落架、刹车、导航、雷达、电传、液压、航空标准件、复合材料、大型受力金属件加工等等,如果以f14战斗机为例,在除去航空动机之后,特属于军用技术的大约只能是各类武器的火控系统,f14战斗机那特有的变后掠翼当年都是大型音客机的一种解决方案而已。”

    唐婉听梁远如此包装那o亿的研计划,终于把心重新放在肚子里,有些好奇的问道:“小远,我记得当初mbb在mp75客机的研总报价才12亿美元,怎么改名成m之后这研费用居然翻了四倍。我看你的意思整个m支线客机项目搞不好五十亿美元都挡不住”

    “宁姨,德国人当初还真没说谎。”梁远答道。

    mbb最初扔给共和国的mp75研计划相当于后世收费软件的阉割体验版,维持一款载客过7o人、最大起飞重量接近四十吨的大型支线客机生产、研团队至少需要15oo人,按商飞在德国组建人力资源为参考。整个团队年均1。5亿美元是最少的开销。

    按照mp75八年左右的研周期12亿美元仅仅可以满足项目的人力成本而已,当时限于共和国穷掉渣的国际形象,mbb根本没有针对mp75项目全新建厂的打算,最大限度利用共和国和mbb现有的航空生产工厂、设备才是mp75项目的选择。

    当然,一旦选择利用现有设备生产mp75,mbb相对共和国航空工业先进了无数的硬件设施就代表着mbb在生产方面的话语权要远大于共和国。也意味着mp75项目的合同分工德国人处于强势的主导地位,绝不可能谈成远嘉和mbb达成的那种成果。

    所谓出多少钱就享受多大的收获,免费的午餐压根就不可能在国际合作中出现。

    远嘉之所以能在m1oo客机的项目分工上和mbb平分秋色,在mbb生产研体系之外另起炉灶和mbb均摊所有的投资风险才是重点。

    在当初成立mb宇航的谈判中远嘉和mbb针对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达到了锱铢必较的程度,比如远嘉背靠共和国的广阔市场、在国内民航界有一定的影响力,mbb拥有先进的技术和采购先进技术的良好管道,这种双方公认的优势都是一对一对的相互抵消,最后mbb以微弱的优势胜出,反应到合约分工上就是mbb最终多占了3%的项目工程总量。

    左右远嘉开年会之前梁远闲来无事。觉唐婉和两个丫头对航空产业的总总内幕一副感兴趣的模样,梁远索性以mb宇航成立为例,把远嘉和mbb当初谈判时的总总暗战争执说了个通透。

    “国际合作向来是一分钱一分货,花费12亿美元的mp75计划如果能执行下去。虽然名义上我们拥有了mp75客机的知识产权,但实质上我们掌握的只是部分外壳而已,别说类似电传、液压、导航等航电、机电设备德国人不可能放手,哪怕我们能否独立对这个外壳进行大幅整改都在两可之间。”梁远最后总结道

    梁远这话可是半点无虚,航空工业的门槛绝对是人类科技最难的几座巅峰之一。哪怕是壳子在后世也有无数达或是展中国家倒在门槛或是门槛附近,例如韩国、瑞典、印尼、波兰、意大利、西班牙、阿根廷等等等等。

    当然名义上有个壳子也算是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种,比如从麦道弄来机身,从乌克兰搞到机翼,从航空标准件螺丝钉开始直到动机、飞行控制率全都国际化招标,在打上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国际化市场运作标签,简直完爆所有部件都要国内中国人自己生产的农民型自主研。

    “十二亿美元被你污蔑成壳子,我看是小远把钱花冒了才这么说呢。”宁婉菲十分怀疑梁远的说法。

    “那现在呢,mb宇航搞不好得花掉五十亿美元商飞或是说远嘉会得到什么?”唐婉笑着问道。

    “我们真正的拥有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