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三回 楼烦城外有奇招 夏军败势终显现(第3/4页)  唐史红颜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那木紧锁眉头,这时发觉无絮正被街头处柳荫下的什么东西吸引住了目光,跟随她上前一看,正是贴着通缉盗马贼的告示。

    “这是?”那木不识汉字,指着告示问无絮道。

    “缉拿盗马贼的告示。”无絮道。

    那木顿时兴奋起来:“你猜的果然没错,官府当真在通缉盗马贼了。”

    这时,只听附近路过的几个路人唉声叹气着纷纷议论道:“这告示不过是唬人而已,做做样子,何时见他们抓住过一个盗马贼?!”、“抓贼?他们也得有那本事啊,那帮贼厉害着呢!”、“我看未必,我大唐也不是吃素的,要是官府有意抓贼,对付这些小毛贼还能没办法了?”、“大唐现在的精兵都在中原呢,离咱们最近的也不过是晋阳的娘子军,就楼烦这帮子小毛贼,谁会来管?!”

    “晋阳的娘子军?”无絮不禁在旁插嘴道。

    路人一看是个陌生面孔,打量了一眼,一脸鄙夷:“这关中还有不知道平阳公主娘子军的人?”在场者闻之皆投以声声嘲笑。

    无絮却道:“既然娘子军这么厉害,这偌大的楼烦郡,难道就没人去晋阳上告?”

    “告什么?郡守也不是不抓贼,只是抓不到而已。”答话的路人最后一句故意拉长声,阴阳怪气的话中尽是嘲讽意味。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为官者倒是一身轻松,岂不害苦了百姓?”无絮似在自言自语,身旁路人一听寥寥数语道出了自己的心声,顿时与这些陌生人拉近了距离。

    “看你是个外乡人,告诉你也无妨。这位刘郡守是有功于大唐的人,又极重名声,如今年老,正等着致仕还乡。即便他不管这盗马贼一事,朝廷也不会怪罪于他,你们还是少去自找麻烦得好!”

    “有功于大唐?”

    “当年他还是晋阳乡长时,曾受当今圣上礼遇,还救过皇帝的命......”

    “嘘,赶紧走,这话你也敢说,不要命了。”一旁人赶紧催促着拉他走开。

    无絮一听,也便明白了来龙去脉,回头对那木道:“看来,这楼烦郡守我是定要会上一会了。”

    “我有一事不明,你为何帮我们?”那木如狼般警觉的神色令无絮不寒而栗。自入楼烦后,无絮时常会感到丝丝寒气,而此刻,对面的这双眼睛似乎要将她冻僵,穿透。

    “若不如此,你会让我活着离开吗?”无絮稀松平常的口吻倒是让那木一惊,原本他要洞穿无絮心思,却没想到反被无絮轻描淡写地洞穿了他自己的疑虑。他早就有所打算,此人既已知道他们的计划和行踪,若不为所用,便绝不能留。无絮的一句话给出了他疑虑的最好解释。的确,这个身单力薄、单枪匹马的“马夫”除了出于自保,还能有什么理由帮助他们呢。只是,无絮总能淡定如常地洞晓他的计谋,让他不敢有半刻放松怀疑和警惕。

    而在无絮心里,这冠冕堂皇的理由不过是为了应付那木,她之所以帮助这帮突厥人则是另有考虑:刘公子临终前曾说她是秦王妃,若是王妃,寻母当在楼烦官府,此为其一。那木为突厥颉利发,官属汗庭。如今亲自偷入唐境,抓的绝不只是个小小的部族叛逃者。在她看来,那个毕利沙摩恐怕是汗庭叛者,若如此,必会牵扯两国之交。而眼下,那木勒尝言“时日不多”,焦急之情溢于言表,显然有所隐瞒,突厥人真正的目的又是什么,无絮决心要弄清楚,此便为其二。

    “李二兄弟?”那木勒的喊声将无絮换回神来。

    “那木大哥,这告示上的二人画像就是多洛和木格?”无絮岔话道。

    “这画的与他们本人长相实在相距甚远,官府要是能抓得住倒真是有鬼了。”那木勒看着告示,忍不住嘲笑起来,转而问无絮道:“李二兄弟,我们得赶紧想办法让官府跟我们一起抓这盗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