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场揭穿黎儿。无絮心神不宁,顿感不妙。
原在廊下的贺拔云章也是一惊,抚在弦上的手一下子收了回去,一把将别在腰间的竹笛拔出,紧握于手间。
只听李渊又问:“朕现在只想问你,皇城戒备森严,你却如入无人之境般,来去自如,如何做得?”
“回陛下,臣少时习武,最擅长飞步疾走之事。皇城虽戒备森严,若草民想入城一看,也不是行不得的。”王五见李渊一脸肃然,忙再道:“误闯确实事出有因。只是昨日一行让草民心生再进皇城一探的念头。草民之所以投奔长安,只因早闻大唐皇帝英明之举,方才又亲见皇帝陛下威仪和善,礼下庶民。草民虽出身寒微,愿在此一表效忠之意。鲁莽之举,还望陛下恕罪。”说着再三跪拜。
李渊盯着王五,点头笑道:“我大唐虽立国不久,却国力日盛,何也?不过是有这满朝文武能臣而已。这位壮士虽一介平民,却有如此忠心,正应了我大唐乃是人心所向,朕如何能降罪于这样一个忠勇之人呢。”
王五随即跪拜在地:“草民多谢陛下不杀之恩!今日得幸能一睹陛下龙颜,乃是草民三生有幸,草民愿尽忠舍命以报陛下厚恩。”王五说着抬起头来,超四下张望了一眼:“不瞒陛下,草民自山东而来,尽知中原之势。寇首王世充为抗大唐,早有部署。草民途经之地,亲眼目睹。今日愿为陛下亲自画图,以避诈术伏兵。”
“哦?竟有此事?!好,你且速速画来!”李渊命令道,王五依令而行。
一直静观在旁的李世民瞧见无絮眉头紧锁,显然心中有急。他便禀道:“陛下,今日既是家宴,就当聚而谈笑,不论国事。”
“哎?秦王所言差矣。无国何谈家?王五速将草图呈给朕看!”李渊道,随侍宫人呈上草图,李渊连连称道,却又忽然指图一处,忽有不解:“此为何意?”
“回陛下,这王世充阴险狡诈,封王封地,驻守各处。而那洛阳城墙高筑,北境伏兵四设,尤以西北为重。草民依照一路见闻,将疑有伏兵所部之地一一画出,只是,其中有几处布设各不相同,甚是奇怪。”
“来,你近前来看,细细道明这其中的所异之处?”
“是,陛下。”王五应声道,起身徐进。
“慢着!”无絮忽然起身,“陛下,儿臣有一事不明。”
“何事?”
“这位壮士既然来自江湖,为何能绘制出一副如此精确的地形图?”
“草民虽出自江湖,却也多少识些字。常游走于天下,对地形山川也多少知道些。”王五解释道。
“秦王妃多虑了。”李渊笑道,李世民见状,心自会意,自荐道:“陛下,儿臣常年领兵,又曾出兵中原,对中原地势多有了解,不如让儿臣一同来看。”
“好,秦王近前来,一同来看。”说着招秦王至旁侧,李世民一看那地形图,倒是实图不差。
太子妃郑氏按耐不住开口道:“这民间游侠知地晓图倒也不足为奇。只是,这位壮士,今日被擒倒也是有缘由的,莫非只是为了献上一图,而甘冒此险?”
“回太子妃,草民无甚妙计,只愿将见闻一以呈之,以助明君。”王五说着,心怀忐忑地朝李世民不禁瞥去,暗自吞咽口水,却依旧显出一副平常面色。
“这位壮士自言初入皇宫,如何却认得太子妃?”无絮急中再问。
此时,离李渊仅五步之遥的王五情急之下,忽然袖子一抖,一把尖刀匕首霎时从内袖中滑下,伸手便要飞刀而出时,却正与瞠目而视的李世民四目相对。李世民下意识地立身护在了李渊面前,而那王五盯着李世民,手却不禁一抖,飞刀既出,正被李世民伸手飞出的酒盏挡了下去。王五再欲飞步而进,却被一旁无絮及时挡在了身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