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6 章(第1/5页)  这一次,我们又挨打了——中英第二次鸦片战争始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虎门条约》,华官也得照会英官,不能随便

    捉拿的。于是他跑到了事发地,要求梁国定按条约执行,把嫌犯带到领事馆去审讯,审讯确

    实后由英方引渡给中国。梁国定拒绝了,估计没有背过中英《虎门条约》的条文。双方争执

    这一次,我们又挨打了中英第二次鸦片战争始末

    49

    间,巴夏礼挨了梁国定手下人一个嘴巴子。就这么一个嘴巴子,战争的yīn云就笼罩到广州上

    空了。

    巴夏礼被蒋孟引先生称作“三个促使战争bào发的人”之一。这种说法对错各半。没有巴夏礼,

    第二次鸦片战争也会发生;有了巴夏礼,战争发生的细节就具有了巴氏风格。巴夏礼,1841

    年,13 岁的他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澳门谋生,依靠两个姐姐生活。14 岁时,由于会了一点中国

    话而做了子承父业的英国翻译小马礼逊(John Robert Morrison)的童仆。小马礼逊很喜欢

    小巴夏礼,中英谈判中,把他介绍给了中国钦差耆英。耆英也非常喜欢巴夏礼。按巴夏礼自

    己的说法,耆英喜欢他的规矩,并且给他糖果吃。说真的,看到这么一个小中国通,一口流

    利的中文,放谁也会喜欢他的。甚至有传言,比如当时广东南海县令华廷杰就说巴夏礼也是

    耆英的干儿子。 这个传言我们就不要采信了,耆英已经跟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的侵华全权公

    使璞鼎查做了干亲家,给人家儿子做了干爹,再给巴夏礼做干爹,人家耆英一世清名就全完

    了,给洋鬼子做爹,多么的没有民族气节啊。但是这个巴夏礼却不能小看,在中国的国土上

    茁壮成长:16 岁就做了厦门领事馆的译员,亚罗号事件发生时,他28 岁,已担任了厦门领

    事和广州代理领事。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甚至被清政府误认作关键夷目而扣押为人质。后

    来混上了英国驻华公使,1885 年死于北京任上。看来,这孩子算是个自学成长的主儿。

    自学成长的主儿,个xìng坚强,受了中国小吏一巴掌,心中当然不服。回到领事馆后,他给叶

    名琛发去了一份照会,中心意思如下:

    第一,这是严重的侮辱,必需马上赔偿;

    第二,侮辱是公开的,所以赔偿也应是公开的;

    第三,从亚罗号上带走的人,由梁国定当我们的面送回原船;

    第四,中国官员在亚罗号上扯下了英国国旗,更是严重的侮辱。

    巴夏礼所遇到的对手,依然是石头钦差叶名琛。石头回复如下:亚罗号不是英国船而是中国

    船,它无权挂英国旗;事件发生时,船上根本没悬挂旗;亚罗号上的水手,至少有一名是惯

    匪,一名是海盗,所以他留下这两个坏蛋和一名证人,其余9 人送回。叶名琛的回复,离巴

    夏礼的要求太远,所以小巴拒绝接收这9 人。与此同时,小巴接到了驻华公使包令的训令:

    公开jiāo还12 人;叶名琛书面道歉,保证此类事件不再发生;48 小时内做不到,英国海军就

    会采取行动。叶名琛对此回复说:中国官员以后再不捉拿外国划艇了,但是请外国莫把执照

    卖给中国船。英方不满意叶的答复,扣押一只中国大沙船。可叶名琛得意洋洋的回说:扣押

    的船乃民间私船,不是官船。巴夏礼气坏了,跟中国这样的流氓官员打jiāo道,真是气死你没

    商量,英方扣押民间船只,中国官方不但无动于衷,甚至幸灾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