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1 章(第1/5页)  这一次,我们又挨打了——中英第二次鸦片战争始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州

    城内及郊区的治安。至于柏贵本人,没有联军委员会盖印,不得私自或以个人名义发布告示。

    不用说,这是个傀儡政权了。不知清政府不知啥叫傀儡,还是没法,总之,得知叶名琛被逮

    后,另派了一个两广总督黄宗汉。在黄宗汉到岗之前,两广总督及钦差大臣由柏贵暂理。看

    来柏贵同志不错,敌我双方都挺信任他的。

    1858 年1 月9 日,乃柏贵政权宣布成立的日子。英法全权代表奏着军乐,大摇大摆地进了广

    州城。终于进入广州城了,据说没有主人欢迎,旁观的只有汉jiān,因为广州人民不屑于前去

    观看。广州人民能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因为中国人历来喜欢看稀罕的。这次不出来看,不

    是心里有压力,就是心里有情绪。有压力乃是怕被扣上汉jiān的帽子;有情绪乃是干脆自己就

    认为观看就是汉jiān。柏贵前一天曾派人通知各级官员届时到巡抚衙门迎候,但是官员们觉悟

    很高,不来。所以柏贵下山的时候,迎接他的反而只能是洋人了,这样柏贵在广东就象洋人

    的客人了。

    广州政权建立后,柏贵在英方的授意下,发了些告示,比如中外一家互相和好了,比如不得

    称鬼子了。前者吧,大忽悠;后者吧,百姓们一时改不过来嘴,至如今,中国的影视剧里还

    都是鬼子长鬼子短的。一句话,打不过是打不过了,但嘴上的便宜,还是要保留的。这叫志

    气。

    按法国学者伯纳•布立昂所言,英国人很快给柏贵起了个外号:“匹克威克”。

    匹克威克,狄更斯代表作《匹克威克外传》里的男人主公。老男人、老绅士、老学者、老光

    棍-有些善良、有些迂腐的老好人。组织了一个匹克威克通讯社,和几个社员一起外出旅游

    考查。由于幼稚和无知,旅程中闹出不少笑话。一切都结束后,匹克威克通讯社宣告解散,

    匹克威克先生在lún敦近郊找到了一所舒适的房子,从此过上了隐居生活。

    柏贵这个老好人,这时候只能做双料间谍了,既得给夷人干,还得给清政府干。按说,1858

    年1 月27 日咸丰接到穆克德讷等广东官员的集体奏折,应该知道柏贵等人已丧失人身自由与

    政治自由了,但是不知为啥他假装糊涂,这个时候了,居然还是那么多情,谕柏贵:广东士

    绅咸知大义,其民也勇敢可用,着柏贵等联络绅民,激其公愤,把英夷撵出广州河内再与之

    这一次,我们又挨打了中英第二次鸦片战争始末

    65

    理论。这个傻皇上,跟他爹道光一个思维,官兵不够,绅民凑。正规官兵打不过夷人,就忽

    悠广大绅民上。按美国学者魏斐德看来,这种思维,乃是典型的儒家思维。儒家倡导以民为

    本,那是因为在他们心目中,“民”的力量是无可估量的,能拯救、恢复或者毁灭、推翻一切,

    一旦被合乎道德地动员起来,“民”就是不可战胜的。 这种不可战胜,在大清自己的历史宣

    传中,是有先例的。那就是发生在20 年之前的三元里神话。从英国方面来讲,三元里不过一

    场小冲突,在义律与郭富的正式报告里,甚至没有提起,但是在中国的宣传里,变成了伟大

    的民众的胜利。一句话,关键时刻,中国的统治者要推出民众进行自卫,也许说自慰更合适

    些。因为这种救驾思维不管从理论上来讲,还是从实践上来讲,都不靠谱儿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