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3 章(第1/5页)  这一次,我们又挨打了——中英第二次鸦片战争始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们要求太高,所以不见得能谈好。

    第三,关于广东那群王八官吏,柏贵是巡抚大员,事定之后由我处置,其他,责黄宗汉到任

    后一并处理。江国霖与蔡振武,先给我撤掉;已革道员俞文诏,立即查拿,从严从快惩办;

    伍、潘等大款,着黄宗汉命令他们捐款,以做士民之榜样。

    咸丰这谕旨,无疑是在梦游,官员可以撤,大款也可以逼其捐款,但是广州却是给您老人家

    收不回来的,香港更是没戏。他这种梦游状态被费正清评价为:“北京以一种愚不可及的乐观

    心理希望广州乡村民团能把入侵的外国人赶走”。 没办法,大清的领导阶级就是这么愚蠢。

    不过,也有不愚蠢的。我说的是黄宗汉。只不过是在自保的程度上,比较不愚蠢而已。

    这一次,我们又挨打了中英第二次鸦片战争始末

    71

    如果大家有心的话,可以发现,新任两广总督黄宗汉似乎永远在路上,永远到不了岗。1858

    年1 月27 日他就被任命为两广总督了,从北京出发,却一直走不到广州。期间两江总督何桂

    清还上奏,委婉地说这两广总督行程太迟缓。后来咸丰也发现问题了,6 月27 日廷寄责问:

    黄宗汉何以日久未到?殊不可解!何以迟至6 月9 日尚未抵粤? 按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几个主

    要人物从广州到北京的时间,林则徐61 天,琦善56 天,奕山57 天,那么这次人家黄宗汉走

    得最长,从1 月27 日接旨,至6 月26 日到广东惠州、6 月30 到广东潮州府拜印视事,整整

    走了五个月150 天左右。

    黄宗汉不傻,知道在路上走得越慢越好,他这一慢,就走了大半年!而他的傻皇上,居然不

    知他为啥走得这么慢。白痴都知道,这时候到广东,一面得给叶名琛擦屁股,一面得给咸丰

    增面子,天朝大吏中,谁有这等本事啊!不慢些,那不是急着找死吗?

    当然了,黄宗汉同志也算勇敢,刚到广州,英国人就警告他不要鼓励团练活动,但他表示不

    挺,不但会见了三大臣,还公开表扬广州人民的忠义,答应给他们发奖金,并勒令英法联军

    退出广州。

    不过,咸丰至始至终没有收到他们收复广州的消息,现在,他收到的是战争的失败果实:天

    津条约!这一果子就够咸丰吃了。

    天津:难产的条约

    大沽一战,就教育了直隶总督谭廷襄,能摆正自己的位置了。他给咸丰上了战守两难只有让

    步的奏折后,不等皇上指示,就开始派人去请美俄代表帮助说情了。至于大沽到天津,他也

    不设防了。设也不行,不如不设。这叫高度的现实主义。我们后世有些学者把这叫作投降卖

    国,那是他们太浪漫了,把这种不对称的战争较量视作玩游戏呢。也许是因为谭廷襄太客气

    了,英法联军也跟着客气了,他们没有进驻天津城内,而是在城外望海楼驻扎下来。你敬我

    一尺,我敬你一丈,天津干脆由大盐商张锦文出面,弄个支应局,专门免费供应四强的吃喝

    日用:你们不用亲自上街买东西了,吃喝我们全供应,这样我们这边也能安生些。总之,猫

    鼠同笼,天津空前和谐。问题是英法联军不光是为了吃吃喝喝而前来的,他们还有要事干。5

    月26 日,他们照会清政府,要求派头品可以主持之大臣二员前来共议。两日内没有回信,就

    打天津进北京。清政府这个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