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49 章(第1/4页)  甲午战争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年开始修建,历时三年而成,用银共十五万六千两。一八九一年,又在河对岸修建小pào台两座,各费银七万两。营口pào台设克鲁伯pào十二门,其中二十一公分pào二门,十五公分pào二门,十二公分pào四门,四公分半pào四门。另外还有旧式pào数十门。按pào台的设计,能纵shè辽河下流河身,对陆上东、南、北三面亦能shè及。水雷营在pào台的东北方。清军在pào台周围以及市街西面和西南一带遍布地雷,其bào发装置设于火yào库,而将导线综结于水雷营。从营口的防御设施看,如果清军能够力扼营口东路,日军要攻占营口并不是太容易的。

    但是,清军在营口的兵力却很单薄,且无战斗力,而能战之营悉随宋庆填防田庄台。此时,营口仅有总兵蒋希夷的大同军步队五营、营口道标兵统领副将衔尽先游击乔干臣的海防练军步队一营、都司衔尽先守备袁珍的水雷营兵一哨、都司衔早先守备徐广林的马队营、记名总兵马占鳌的中营步队一营、游击衔都司王得意的道标步队一营、及团勇三哨,共十营,约四千余人。善联就现有兵力进行布防,派令蒋希夷大同军及团勇防守市街,徐广林马队及王得意步队保护租界,马占鳌中营步队至营口南大水塘一带设卡,乔干臣海防练军步队守卫pào台,袁珍仍守雷营。善联没有对营口东路的防御加以重视,不能不是一个重大的失误。

    三月六日晨五时,日军第一师团分两路从大石桥出发:山地元治亲率步兵第二旅团和独立骑兵大队为本队,自大石桥向侯家油坊进发;乃本希典所部步兵第一旅团为左翼支队,自孙家岗子向韩家学房进发。隐岐重节大佐作为左翼支队的前卫司令官,率步兵第一联队第一、第二大队、工兵第一大队第一中队及野战pào兵第一联队第一中队率先出发。

    按日军的原定计划,第一师团将于七日拂晓与第三、第五师团协同作战,对营口发动总攻。但是,情况发生了变化。日军前卫甫抵韩家学房,清军即从营口pào台频颊开pào,“颇有震天动地之势”。注3然而,由于shè程太远,命中率不高。于是,隐岐重节便命令前卫停止前进,派骑兵小队侦察营口的守备情况。日军骑兵小队行约一千五六百公尺,与三名清军骑兵相遇。清军骑兵一qiāng不发,驱马向营门市街奔去。日军骑兵小队从后追击,未遇任何抵抗便冲进营口东门。原来,当日军逼近营口东门时,善联曾命蒋希夷迎击,但蒋希夷“借词迁延不进”,随即带领各营北逃,又节节退至石山站。蒋希夷逃出后,向盛京将军裕禄禀报“战绩”,竟有“在营口拒守pào台,连日血战”之语。善联又命哨官齐永升率团勇前往抵御。此时,隐歧见骑兵小队巳冲进东门,遂命竹中安太郎少佐率第一大队为尖兵,第二大队继之,迅速窜入营口东街。日军尖兵小队占领营口各城门和电报局,其余部队则集结在东门内,准备与清军jiāo战。团勇见日军麇集,并未接仗,亦即溃散,善联称齐永升“遇贼接仗”,“受伤堕马,团勇伤亡五十余名”注4,实际上也是谎报。善联随团勇逃出后,马占鳌、王得意、徐广林各营也不战而逃。竹中即命两个中队渡辽河上游追击,当追至相距一千到一千五百公尺时,用排qiāng齐shè。注5逃跑的清军“死伤无算”。注6到中午,营口城内已无清军一兵一卒,日军不费一弹即全部控制了营口市街。龙殿扬新毅军五营近在咫尺,自始至终未来救援。就这样,日军比原定计划提前一日占领了营口。

    正当日军前卫尖兵突进营口市街之际,作为前卫主力的步兵第一联队第二大队也向营口西海岸pào台前进。日军先占领pào台南北两座业已放弃的兵营,继而向pào台发起攻击。当日军接近pào台时,突然地雷bàozhà,两名日兵“立刻化为齑粉,飞向天空”注7,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