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6 章(第1/4页)  中日长江大决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就是铁石心肠也会感动的!”又对商会的人喊:“我们对这关系国家民族命运的大事,要本着自己的良心啊!”

    商会代表终于被感动了,答应捐款二百万元。

    随问冯玉祥参观献金运动的美国友人罗斯先生,见此情景,也被感动得泪水直淌,他对冯将军说:“我真是深深地受到了感动!”

    夜里,冯老将军躺在床上,心情怎么也平静不了,眼前老是浮现出那一大片黑压压跪下的青年学生;耳畔老响着那成千上万个青年学生为苦难祖国哭泣的声音……深夜了,那哭声越来越大,他再也躺不住了,从床上坐起来,用他那当兵人朴实的语言,用他那颗被感动了的心灵,一连写下了五首五言诗,以颂扬那些为苦难的国士跪下的青年学生。

    青年跪地哭,请君快救助;

    献金救国家,不作亡国奴。

    青年跪商人,请快救沉沦:

    财富千千万,敌来化浮云。

    青年捐衣服,为复我国上;

    不畏饥与寒,雪耻最为主。

    青年血泪哭,赤诫复国上;

    流血作警钟,同胞齐御侮。

    白沙献金多,热烈如荼火;

    各地皆如是,一定能救国。

    国民政府中央宣传部公布,四川各地献金总额为:五亿多元。

    那不是钱,是大后方人民一滴一滴地挤出来的血!是万千青年学生同苦难深重的祖国一起跳动的心!

    冯玉祥将军宣布:节约献金运动所得捐款由总会直接呈jiāo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用于慰劳前方将士、伤残军人和苦难民众,以及用于购买飞机、大pào和坦克等军需装备。

    11

    在抗战最艰难的日子,从精神和经济上支撑重庆政府这座大厦的,除了国内的民众,还有一根顶梁柱八百多万华侨。

    海外华侨以地区形成三大集团:

    第一大集团,南洋华侨。居住南洋诸国,人数为六百七十多万,以陈嘉庚为首成立有南侨总会。

    第二大集团,美洲华侨。主要为美国华人十力余众,以司徒美堂为首,称为全美洲洪门华侨。

    第三大集团,欧洲华侨,主要是居住在英、法两国的华人,成立有全欧华侨抗日救国联合会。

    这些侨居海外,接受了所谓海洋文化,受过西方文明熏陶的中国人,对国内的党派之争,多采取不偏不倚的中立态度,以“嫁女”的心情,倾力关怀和支援“娘家”的抗战。

    他们认为,由于中国历代封建专制统治,愚弄人民,造成了国民的愚昧和科学文化的落后,才导致了大国被小国欺侮,大国挨小国打的可耻现实。

    他们幻想中国人的脑袋在外人飞机大pào的狠狠轰zhà下能“开窍”抛弃严重束缚民族手脚、智慧的封建专制,真正接受文明和科学。因此,这部分中国人勒紧裤带支持抗战,要比国内大后方人民倾囊支持抗战,要多一个附加条件,那就是接受他们经济支援的国民政府,必须保证国内政治上的民主与自由。因此,一但国内政治集团间出现纠纷磨擦,华侨们总是感到痛心疾首,无情斥责,并以不给经济支援相要挟,guó mín dǎng的几次fǎn gòng高潮,很快息鼓偃旗,与华侨的反对态度有直接关系。

    鉴于这种情况,抗战第一期,蒋介石不得不暂时放下了老子党、家天下的臭架子,宣布各党各派政治上一律平等,也曾一度造成国内民主政治假象,这对海外华侨是一个莫大的安慰,他们明确宣言,掏尽腰包,支持国民政府抗战,拥护蒋介石抗战到底。

    抗战初期,国民政府成立战时公债劝募委员会,蒋介石任主任委员。第一期发行救国公债五亿元,海外华侨认购了大半,以后,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