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5 章(第1/4页)  怪馬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孝」字,以为百行之本,所以曰:「事君不忠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阵无勇非孝也。」全国重心,建立在「孝」上,因而产生中国特有的种种文明。然而自从欧风东渐,「孝」首先垮台,全国失去重心,国家焉得不衰落乎?李宗吾先生曰:五lún之中,君臣是革了命的,父子是平了权的,兄弟朋友更早都抛到九霄云外,所幸尚有夫fù一lún存在,我们应当把一切文化,建立在这一lún之上。天下儿童,无不知爱其亲也,积爱成孝,所以古时的文化,建立在「孝」上。世间丈夫,无不知爱其妻也,积爱成怕,所以今后文化,应当建立在「怕」上,「怕」自然成为中国文化重心矣。

    李宗吾先生曰:怕学中的先进,应首推四川。宋王朝的陈季常先生,就是鼎鼎有名的怕界巨擘。河东狮吼的故事,已传为怕界佳话。故苏东坡先生?之以诗曰:「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地心茫然。」陈季常先生并非泛泛之徒,乃是有名的高人逸士。而高人逸士,都如此的怕老婆,可见怕老婆之事,乃天经地义。

    李宗吾先生曰:时代更早的,还有一位久居四川的刘备先生,他对于怕学一门,可说是发明家而兼实行家。新婚之夜,就向老婆下跪,后来困处东吴,每遇不得了的事,就守着老婆痛哭,而且以下跪为家常便饭,无不逢凶化吉,遇难成祥。他发明的这一套办法,真可说是渡尽无边苦海中的男子,凡遇着河东狮吼的人,可把刘先生的法宝祭出来,包管顿呈祥和。

    李宗吾先生更用史事来证明,东晋而后,南北对峙,历宋齐梁陈,直到隋文帝杨坚出来,才把南北统一。而杨坚就是最怕老婆的人,有一天,独孤皇后大发脾气,杨坚先生便吓得跑到山里躲避,躲了两天,经大臣杨素先生把皇后劝好了之后,才敢回来。〈怕经〉曰:「见妻如鼠,见敌如虎。」杨坚先生之统一天下,谁曰不宜?

    李宗吾先生不但从历史上探讨怕老婆哲学的基础,而且更从当代(柏老按:「当代」,乃一九二○年代)政治舞台人物身上去考察,获得结论曰:凡官级越高的,怕老婆的程度也越深,官和害怕的程度,几乎成为正比。于是,由古今事实,厚黑教主乃归纳出若干定理,名之曰〈怕经〉,以垂后世。

    〈怕经〉原文──

    「教主曰:夫怕,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怕。

    「教主曰:其为人也怕妻,而敢于在外为非者鲜矣。人人不敢为非,而谓国之不兴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怕妻也者,其复兴中国之本欤。

    「教主曰:唯大人能有怕妻之心,一怕妻而国本定矣。

    「教主曰:怕学之道,在止于至善。为人妻止于严,为人夫止于怕。家人有严君焉,妻子之谓也。妻发令于内,夫奔走于外,天地之大义也。

    「教主曰:大哉,妻之为道也,巍巍乎唯妻为大,唯妻则之。dàngdàng乎,无能名焉,不识不知,顺妻之则。

    「教主曰:引之而不着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怕妻,而不自知为怕妻者,众矣。

    「教主曰:君子见妻之怒也,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必诚必敬,勿之有触焉耳矣。

    「教主曰:妻子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谏之不入,起敬起畏。三谏不听,则号泣而随之。妻子怒不悦,挞之流血,不敢疾怨,起敬起畏。

    「教主曰:为人夫者,朝出而不归,则妻倚门而望。暮出而不归,则妻倚闾而望。是以妻子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教主曰:君子之事妻也,视于无形,听于无声。入闺门,鞠躬如也。不命之坐,不敢坐。不命之退,不敢退。妻忧亦忧,妻喜亦喜。

    「教主曰:谋国不忠非怕也,朋友不信非怕也。一举足而不敢忘妻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