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先生准有他自己的一套。二者,即令不无考虑之处,也会因「事情太大」「牵涉太广」,而一笔勾消。故日月潭势必一直老样子下去,殆无疑问,顶多搞观光事业的人再贴上两条标语。
日月潭是台湾第一名胜,到台湾不游日月潭,大有等于没有到过台湾之感,连洋人国元首,都得乘水上飞机去瞻仰瞻仰。可是,游一下和瞻仰一下的结果,除了大雨之后,潭水稍清之外,其他时间,不过一盆浑汤,坐上一条你无法选择的汽艇(日月潭码头和台北三轮车码头,顺序而上,不管游客愿意不愿意),靠背硬得足使你十年腰疾复发,而且等到下船时,屁股上准又沾上两块污渍。
下了船又往哪里去乎哉?光华岛者,世界上所能看到的最小的岛也,半分钟便环岛一周──我想,一个人不远千里去逛光华岛,不疯必瘟。文武庙似略胜一筹,但那三百五十六个石阶,除了使年轻小伙子在女朋友面前露一手外,别无意义;好容易气喘如牛的爬上去,连个休息一下的舒服椅子都没有。有钱之士还可喝点汽水,但那汽水无不烫得几乎能把嘴唇烧出一个泡。而且该庙既丑且脏,一分钟便看个精光。番社似乎较好,但除了和「公主」,以及和其他「番女」照照像外,还有啥可值得多停一会的也。
日月潭那个地方,对一个普通的华洋旅客而言,简直是看了不如不看,再不想办法上进,终于有一天,人们会望望然而去之矣。
(柏老按:台湾日月潭,一九六○年代如此,一九八○年代大体上仍然如此,只不过多了一些「番女」为了抢陪照生意而打架的镜头。)
观光和人品
台湾的风景名胜,似可用八个字评之,曰:「一览无余」「简单明了」,这大概跟构成岛屿的山脉形势有关,但也不能说跟人事无涉。日月潭深锁在群山之中,汽车隆隆,攀登三四个小时,不过一霎工夫,便玩了个完。而且玩得索然无味,就是用显微镜也找不出有一滴可供留恋,或可供回味之处。
因之,柏杨先生觉得,除了「王爷」「公主」应予改进外,其他方面应予改进之处,似乎更多。好比:游艇如改为精致的大型画舫,以精通中英日西诸种言语,且有歌喉的少女划桨,上备软椅咖啡香茗可可,则仅dàng漾湖心,便可尽一日之欢矣。环潭马路,如早日筑成,铺以柏油,围以栏杆,柳荫如画,到处有长椅翠廊,无论双双情侣,或扶杖老人,或手携儿童的中年夫fù,徘徊休息,不畏烈日,亦不畏风雨,则仅绕湖散步,亦可尽一日之欢矣。春夏之日,如备橇板汽艇,供华洋青年作滑水之戏,不会者教之,会者优待之,不但主持人赚钱,更多一锻炼身心运动,则仅戏水一项,又可尽一日之欢矣。现在日月潭入夜之后,一片漆黑,幽幽如鬼域。不提倡夜游则已,如提倡夜游,则必须灯光如昼,有歌女焉,有舞女焉,(如怕人指摘:「际此国难严重之日,反攻大陆前夕」,不应如何如何,可专供洋人玩之,中国人看看算啦。)扩光华岛而大之,上设夜总会,则仅声色犬马,亦可尽数夜之欢矣。文武庙实在没啥,如筑盘肠公路,使汽车直抵庙前,庙再加以改建──按,中国之庙,其中甚暗,好像地狱,不知神仙老爷允许不允许亮一点耶?周围再建棋社、桥牌社、网球、排球、桌球、台球等场,以及一座藏书最丰的图书馆,则仅室内逗留,亦足可尽数周之欢矣。现在关于日月潭风光,无一理想的介绍,如能斥资编写一册完全而且文情并茂的日月潭导游,详述历史、环境,与非介绍就不明白的种种奥秘,并附其他非介绍就不知道的怪事,分别以中英、中法、中日、中西、中泰、中阿拉伯等文字精印,内附大量彩色照片,则仅只阅读,又可再尽数日之欢矣。
当然,还有其他,如旅馆必须舒适,饮食必须可口──如不能可口的话,至少也要干净清洁。呜呼,侍者端汤时,往往一面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