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 章(第4/5页)  對床夜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骇电,犹隐隐弦拨间也。”

    周伯弓选唐人家法,以四实为第一格,四虚次之,虚实相半又次之。其说

    “四实”,谓中四句皆景物而实也。于华丽典重之间有雍容宽厚之态,此其妙也。

    昧者为之,则堆积窒塞,而寡于意味矣。是编一出,不为无补后学,有识高见卓

    不为时习熏染者,往往于此解悟。间有过于实而句未飞健者,得以起或者窒塞之

    讥。然刻鹄不成尚类鹜,岂不胜于空疏轻薄之为,使稍加探讨,何患不古人之我

    同也。

    “四虚”序云:不以虚为虚,而以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从首至尾声,自

    然如行云流水,此其难也。否则偏于枯瘠,流于轻俗,而不足采矣。姑举其所选

    一二云:“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又:“猿声知后夜,花发见流年。”若

    猿,若柳,若花,若旦暮,若风烟,若夜,若年,皆景物也。化而虚之者一字耳,

    此所以次于四实也。

    “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孤灯寒照雨,深竹

    暗浮烟。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暮蝉不可听,落叶岂堪闻。共是悲秋客,

    那知此路分。荒城背流水,远雁入寒云。离杯惜共传。”“暮蝉不可听,落叶岂

    堪闻。共是悲秋客,那知此路分。荒城背流水,远雁入寒云。陶令门前菊,余花

    可赠君。”前一首司空曙,后一首郎士元,皆前虚后实之格。今之言唐诗者多尚

    此。及观其作,则虚者枯,实者塞,截然不相通,徒驾宗唐之名而实背之也。其

    前实后虚者,即前格也,第反景物于上联,置情思于下联耳。如刘长卿“楚国苍

    山古,幽州白日寒。城池百战后,耆旧几家残”,则始可以言格。若刘商“晓晴

    江柳变,春梦塞鸿归。今日方知命,前年自觉非”,则下句几为上句压倒。

    李杜之后,五言当学刘长卿郎士元,下此则十才子。(卢纶、吉中孚、韩、

    钱起、司空曙、李端、苗发、崔峒、耿、夏侯审也。)

    七言律诗极不易,唐人以诗名家者,集中十仅一二,且未见其可传。盖语长

    气短者易流于卑,而事实意虚者又几乎塞。用物而不为物所赘,写情而不为情所

    牵,李杜之后,当学者许浑而已。周伯弓以唐诗自鸣,亦惟以许集谆谆诲人。

    今摭其警句可以为法者书于后,云:“风传鼓角霜侵戟,云卷笙歌月上楼。”

    “山殿日斜喧鸟雀,石潭波动戏鱼龙。”“潮寒水国秋砧早,月暗山城夜漏稀。”

    “日照蒹葭明楚塞,烟分杨柳见隋堤。”“潮生水郭蒹葭响,雨过山城橘柚疏。”

    “野蚕成茧桑柘尽,溪鸟引雏蒲稗深。”《凌台》云:“湘潭云尽暮山出,巴

    蜀雪消春水来。”《洛城》云:“水声东去市朝变,山势北来宫殿高。”《金陵》

    云:“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书所见》云:“五夜有情随暮雨,

    百年无节待秋霜。”《卫将军庙》云:“汉业未兴王霸在,秦军才散鱼连归。”

    皆妙。其起结尤非中唐人可及。

    赵嘏刘沧七言,间类许浑,但不得其全耳。

    古乐府当学王建,如《凉州行刺促词》、《古钗行精卫词》、《老fù叹镜》、

    《短歌行》、《渡辽水》等篇,反覆致意,有古作者之风,一失于俗则俚矣。

    或问放翁曰:“李贺乐府极今古之工,巨眼或未许之,何也?”翁云:“贺

    词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