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9 章(第1/4页)  联合舰队的覆灭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异议,在这里有必要加以说明。

    事实上,日本潜艇( 共21艘,即第六舰队的全部可以调用的兵力) 是全力以赴地参加了战斗。司令官高木中将并把司令部从吴港移到塞班岛,表示以决死之精神来指挥战斗。海战中,潜艇奉令在岛的周围巡视,其目的是击沉美航空母舰和战舰。这样,日本方面从空中、水上、水下三个方面为歼灭敌机动部队作好了准备。

    然而,日本潜艇设施陈旧,不仅没有雷达装置,而且通讯设备也老朽不堪,往往首先被美舰所捕捉这是一个致命的弱点。美国的对潜攻击法是以装有雷达的飞机为主体,连驱逐舰、巡逻艇都备有xìng能良好的探测器和收发报机。而且,还装有特殊防潜pào和高速鱼雷发shè器,在这一方面,日本的老式的攻击方式和它是无法相比的。

    因此,把潜艇投入局部战场,并限制在一定的形式内作战,势必会被敌人摸清底细而遭到痛击。不允许潜艇在广阔的塞班海域自由地出击,而控制它的活动区域(原考虑为了避免日本舰队追击时产生相互误杀),也是导致潜艇没有获得战果的原因之一。结果,移向塞班岛在前沿阵地指挥作战的高木中将在战斗中阵亡,13艘潜艇再也没有回返。就这样,潜艇虽然对敌舰编队发动了攻击,却没有取得一点象样的战果。

    日本舰队大败而归,塞班岛的命运也危在旦夕了。即使有坚固的工事,但来自海上的供应线已被切断,孤岛的前景也就可想而知了。

    作为海军,为了维持内南洋的生命线,应当采取什么措施呢?由于马里亚纳海战的溃败,日本海军失魂落魄,束手无策,唯一的最后一招,就是让“山城”、“扶桑”两艘战列舰急速突入塞班海域,以其主pào轰击美登陆部队,配合岛上的守备部队进行反登陆作战。

    这一作战方案就是以主力舰为骨干的“突入作战”法的开端。但是,在当时,由于这种作战法是置主力舰于死地,实际上是逼迫官兵前去自杀的一种作战方法,所以未被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丰田副武海军大将采纳。同时,企图使用飞机携带zhà弹与敌舰相撞的特攻方案也没有被采纳。把上述两种作战方法见诸于行动,始于后来的莱特湾海战,从而证实当时日本海军已经陷入了孤注一掷的困境之中了。

    尽管如此,“山城”和“扶桑”2 艘战列舰也没有摆脱覆灭的命运。就象在穷途末路的塞班战斗中提出作战方案时所注定的那种命运一样,当把这一设想在莱特湾海战中付诸于行动时,“山城”和“扶桑”2 舰便在这一场残酷的大厮杀中葬身海底了。

    虽然日本国力衰竭几乎达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但遭到惨败的机动部队仍必须重建,这是当时日本统帅部首脑们的愿望。这样,在剩下的唯一的1 艘大型航空母舰“瑞鹤”号上又扬起了舰旗。旗舰在“隼鹰”、“瑞凤”、“龙凤”等改建的航空母舰以及“千代田”、“千岁”2 艘轻型航空母舰陪同下,再加上马上就要竣工的由战列舰改装的航空母舰“伊势”、“日向”,告别了栗田中将的水上部队,进驻到新加坡的林加锚地。这是由于燃料运输困难而不得不靠近石油产地的缘故。这样,日本海军又开始着手加强航空母舰舰载机的装备和对飞行员的训练。然而,对前途命运的悲观情绪时时袭向官兵的心头,官兵们的斗志实际上就象沙丘上的建筑一样从根本上崩溃了。尽管这样,小泽的航空母舰舰队并未知难而退,他们正在为航空力量的振兴而拼命。但是,当舰队刚刚重建到一半的时候,就被全部投入到了台湾近海空战之中,最后在规模宏大的恩加诺海面海战中全军覆灭了。

    (一)“舰队突入作战”法“捷一号作战”的背景

    莱特湾海战对于日本联合舰队来说是最后的、也是决定xìng的海战。这一海战的惨败,使日本海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