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3 章(第2/4页)  三天读懂经济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而非实质。比如说在十分制下,优秀的分数是10分,中等的分数是8分,及格分数为6分。可是,如果突然改成了百分制,优秀的分数就成了100分了,而及格分数也上升到60分。这时,不是因为优秀的更加优秀了,而只是计量分数的单位突然膨胀了。在货币主义架构下,货币作为衡量价值的单位,就是重点所在。以货币总量计算消费品总需求量时,当货币总量提高时,它所计量的总开销与消费品总需求量也提高。因此,通货膨胀的最根本原因是货币供给量多于需求量,也就是货币太多了。

    新凯恩斯主义认为,通货膨胀有三种主要的形式,分别为: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好比一件衣服,本来只有一个人买,现在有三个人买,需求增加了,在供给只有一件衣服的情况下,价格必然会提高;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如油价突然提高时,会导致相关物价提高,最后普及整体物价;固有型通货膨胀,是因合理预期所引起,通常与物价/薪资螺旋有关,即工人希望持续提高薪资,企业提高薪金后,其费用传递至产品成本与价格,从而物价上涨。

    菲利普斯曲线通货膨胀说,主要集中于货币供给:通货膨胀可由流通中的货币数量与经济供应力相关,尤其在政府(可能于对外战争或内战期间)印行超额的货币引起金融危机时特别鲜明,有时会导致恶xìng通货膨胀使得物价飞涨。比如,某国政府由于战争,需要大量经费,政府赤字已经非常高,这时它便选择大量印制货币,从而导致经济中货币过量,通货膨胀。

    供给经济学说,假定通货膨胀一定由资金供给过剩与资金需求不足所引起。比如,欧洲中世纪的黑死病流行期间所发生的通货膨胀,就是经济中资金虽然很多,可是并没有多少地方需要。如果大家的资金供给与需求同时提高,就不会导致通货膨胀。

    而对于通货膨胀要如何测量呢?这主要由观察一个经济体中大量的劳务所得或物品价格的改变而得。物价与劳务所得两者共同组成物价指数,也就是给一组物品,它们的平均物价水平为测量基准,通货膨胀率是指这项指数的上升幅度。

    物价水平量测整体物价,而通货膨胀是指整体物价的上扬幅度。对于通货膨胀通用的量测法包括:

    生活指数(CLI),即为个人生活所需,花费的费用增幅,用消费者物价指数(CPI)进行估计。CLI还可用购买力平价(PPP)来调整以反应区域xìng商品与世界物价的广泛差距;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测量由“典型消费者”所购物品的价格。在许多工业国家中,该指数的年度xìng变化百分比为最通用的通货膨胀曲线报告;生产者物价指数(PPI)测量生产者收购物料的价格;批发物价指数(wholesalepriceindex)测量选择xìng货品的批发价格变化(特别是销售税),与PPI极为类似;商品价格指数(commoditypriceindex)测量选择xìng商品售价之变化。GDP平减指数(GDPdeflator)是基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计算,即名义上的GDP与经通货膨胀修正后的GDP两者间所使用的金钱比例。这是对价格水平最宏观测量;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PCEPI)。

    三天读懂经济学 第一部分 第一章 经济学常识:了解经济运行的入门知识…

    通货膨胀的影响与反通货膨胀

    了解这些后,我们就可以更容易理解生活中的通货膨胀以及它到底发展到何种程度了。它对我们经济生活的影响呢?除了我们所能感受到的物价上涨与工资提高,还有其他方面的隐xìng影响吗?答案是肯定的。这首先体现在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比如,我向小山借了钱,发生通货膨胀后,虽然我还是按当初的约定给小山那样多的利息,但此时的钱已不值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