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 章(第2/4页)  范说水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花钱贿赂官府官吏、接山寨大头领的家小上山居住生活、大碗喝酒、大块吃ròu。。。。。。哪样不要花钱?这部分钱,是企业留存的未分配利润,用于各种成本费用开支和扩大再生产。

    而余下的一半财物,又平均分成两半,也就是说,全部财产的1/4,由十一位有jiāo椅的大头领均分;另外的1/4,则由其余的七八百号喽罗平均分配。显然,十一位头领所分得的财产,和七八百名喽罗的一样多,即平均每位头领分得的份额,是每位喽罗的70倍左右。梁山的新“分肥体系”,在不同阶层之间,收入差距拉得很开;在相同阶层之内,则实行平均主义。

    第四章  推倒重来,废除排名制

    ——宋江上山之后的组织革命

    梁山这个组织的历史,可以分为“宋江上山以前”和“宋江上山以后”。在组织管理上,就好象通用汽车可以分为“斯隆掌舵以前”、“斯隆掌舵以后”,IBM的历史可以分为“沃森掌权以前”、“沃森掌权以后”,美国零售业大佬西尔斯的历史,可以分为“伍德将军以前”和“伍德将军以后”。一个人对组织的影响如此之大,以至于整个组织,成为他的xìng格、优点、缺陷和喜好的延伸和放大。资产合并,宋江系实力占大头宋江上山,在梁山历史上的意义,比晁盖上山重要得多。而值得注意的是,宋江上山,不是单qiāng匹马上来的,而是带了一大帮人,一大帮很有实力的人,比如:箭术和李广有一拼的花荣、脾气大本事也大的秦明、杀人不眨眼的李逵、在水里游得比鱼还快的张顺、走路比赤兔马还快的戴宗,等等,一下子带上来二十几号将领,还有很多这些将领的老部下。和上次晁盖上山时的情况类似,新上山的队伍实力,超过了原来在山上的旧力量。

    宋江上山之后,梁山的董事会成员变成了四位:晁盖、宋江、吴用、公孙胜。而各位“有座位的”头领——各个职能部门的管理层,数量也急剧增加,宋江的带来的二十几位头领,在数量上占据了优势。宋江带上山来的,还有很多喽罗、士兵,主要包括他一路“并购”来的清风山、黄门山、对影山的人马。在这种局面下,梁山的旗帜要想不“变色”,恐怕很难了。

    废除排名制,解决组织制度大难题

    虽然在名义上,宋江还是坐在晁盖之下,屈居第二,但是,宋江“不按牌理出牌”,下了一招妙棋:废除排名制,彻底改变了梁山的组织制度。他在没有事先征求晃盖、吴用、公孙胜三人意见的情况下,当仁不让地径自开口,发布了他的“1号命令”:“休分功劳高下,一行旧头领去左边主位上坐,新到头领到右边客位上坐。待日后出力多寡,那时另外定夺。”也就是说,不管以前功劳、资历如何,以前的排名统统不算,以后按照功劳,重新考核,再评定座次。

    从此,梁山从王lún时代就开始实行的基本组织制度——排名制,被宋江废除,直到最后梁山已经形成“小朝廷”的规模和实力,108将排座次时,才重新拿出来使用。

    宋江的这道“1号命令”,可以说是公私两得。从“公”的角度来考虑,二十几位来路不同的新头领一起上山,这些人的素质、才能、贡献自然参差不齐,更何况,梁山公司中原来已经有不少头领,包括王lún旧部、智取生辰纲的晁盖旧部、林冲等以“个人”身份加入的独立人士,如果现在马上就排座次,那么,以什么指标来排,才能服众呢?是资历、年齿、功劳,还是能力、武艺、人缘,抑或是“政治站队”、与晁盖或宋江关系的亲疏?旧头领们已经占据了“前排的好座位”,后来上山的新头领们,难免会在排座上吃亏,只能“上后排挤挤”?如果是这样的话,梁山就会失去再吸收精英的能力——论资排辈为主的企业,总是没有办法吸收人才,并且总会导致整个队伍的平庸化。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