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1 章(第2/4页)  许家屯香港回忆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桂几次讲话,说汇丰追问结果,蒲伟士也和我直通一次电话,内容一样,他们显得很急。到半夜三时左右,瞿克诚又请人找我,催问结果(我那几夜都是凌晨才睡),我即直接拨电话找赵紫阳,我估计他已睡,通话第一句就说:“把你吵醒了。”岂知对方说:“哪里,我们正在开会。”我告诉他“共同救市”一事,港府催得很急,请他早给回复。赵紫阳说:“我们正在讨论,我请劲夫同志告诉你。”中央经济领导小组秘书长张劲夫随机在电话中问情况,回答说:“我们同意你们的意见,支持港英政府参加救市。他们要答应三个条件,第一,主要负担应是港英政府;第二,我们负担不能像汇丰一样,他们出五亿,我们应少一点,中央同意中银出三个亿;第三,港英政府担保,中银如有损失,他们要负责。”我随机告知蒋文桂,请他转告对方。这期间,中银集团并出面发表支持股市的谈话,以安定人心。

    事后,有人告诉我,汇丰在这次股灾中不仅未遭损失,且借“救市”获利甚丰。香港某巨商也获巨利。有人认为中国政府、新华分社做了“傻”事,社内经济领导小组的同仁中也有类似看法。我解说,我们不应只从经济上考虑,主要仍应从政治着眼。我们支持港英政府,与他合作,是让香港以及国际上知道,我们执行联合声明规定:在香港仍由英国管制的十二年间,中国给予配合合作。“何‘傻’之有!”

    王光英做股票jiāo易,是国务院批准“试行”的,他不承认有什么损失,我也无法查核。“鑫隆”做“期指”损失了一千多万港币,其他中资公司那时还没有放手做股票jiāo易,损失也不多,这次股灾,多少都增加了他们对股市的认识。

    43

    八六年,英国政府直接向中国外jiāo部jiāo涉,要拆迁九龙城寨。乔宗淮带回这个讯息,并说港澳办、外jiāo部都倾向同意,征求工委意见。

    九龙城寨名义上仍是中国领土,实际上中国管不上。英国人也限于条约规定,不能管。并且中英联合声明已肯定,一九九七年英国要将香港jiāo还中国,在这个时候,英国政府提出要拆迁,改建为公园,究竟是什么动机?颇费周详。最大的可能,估计是想多做一件好事,在香港人心中,多留一些好感。

    我到过城寨,了解其中不少居民的衣食来源依靠城寨的特殊条件,例如无牌照牙医,有些人并非江湖郎中,他们不少是从大陆来的习医人士,有较高学历,在大陆医务界也有地位,因故来港后,受限于香港法律规定,无法公开行医,不得已才到城寨谋生的。一旦城寨拆除,他们的生活怎么办?

    刚开始,我不赞成现在就拆迁。我尤其不赞成港澳办某些人的理由:“将来也是麻烦,不如现在让英国处理,由英国政府出钱。”一个负责任的政府,能对他的国民怕麻烦吗?港英政府的钱,不也就是香港同胞纳的税,用的香港同胞的钱吗?

    新华分社不少同仁都赞成拆迁,包括乔宗淮。我要他去城寨问问街坊福利事业促进会,得到回复是,他们认为有条件的拆迁可以接受。

    这样,我同意有条件拆迁的意见,坚持两条:

    第一,香港政府要负责安排城寨居民拆迁后的生活,为他们提供生存条件,如拆迁户要给予优于现居的安排;无牌牙医要给他们继续行医的条件,或帮助他们专业。

    第二,部分街道自治组织成员,须参加香港政府主持拆迁的组织,并且意见得到尊重。

    乔宗淮转告了北京,他们同意。乔宗淮同时也接触港英政府的有关人员,代表港澳办、外jiāo部和新华分社,进行沟通。我们也指定他参加主持拆迁的中英联合工作小组,不过未予公开。后来,港英政府在拆迁九龙城寨问题的具体处理上,还是尊重中方意见的。

    44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