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34 章(第2/4页)  许家屯香港回忆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ín dǎng部队切割包围,适逢退潮,木帆船搁浅,登陆船只全遭烧毁,后援部队无法增援当时搜罗船只,只能运几个连去增援,上岸即被消灭,等于白送。进攻的部队,苦战一番后,终于被guó mín dǎng军队全部歼灭。

    这一杖之后,重新检讨了木帆船渡海作战的经验,虽然没有放弃解放台湾的打算,但到韩战bào发,美国第七舰队封锁台湾海峡,才搁置了这个意图。

    后来有人主张解放金门、马祖,máo zé dōng不赞成。他讲保留金门,让guó mín dǎng继续在金门存在,就可以拖住guó mín dǎng、蒋介石。采取pào战的办法,打而不占领。后又采取隔日pào战的战术,单日打,双日停,把pào击作为一种政治攻势、精神攻势,在战略上把guó mín dǎng拖住。

    有些人讲,máo zé dōng因无力解放金门,只能pào击“吓人”,这种估计显然不对。máo zé dōng有些想法和考虑,常出乎一般人的意外。举一件我了解的事例。一九五九年,西藏军区司令张国华和负责解决“西藏叛乱”,当时达赖被围困在布达拉宫内。máo zé dōng发电报给西藏工委和张国华因为电报抄告各省、市委,我当时担任江苏省委书记,看到了这份电报。毛要张国华部队主动让出一条路,指定这条路由布达拉宫经何处,直到中印边境,让达赖喇嘛撤退到印度去。电报很详尽地规定了张国华如何做,什么时候开始,佯攻什么地方等等,这样,达赖喇嘛果然逃到了印度。这样的指示,出乎我们处理这类问题的常识之外。máo zé dōng这个考虑,是因为达赖在西藏人心中是个活佛,活抓固然不好处理,击毙更不妥。这是máo zé dōng的考虑过人之处。

    一九八九年,台湾总统选举前,我们向北京汇报了对台湾局势的看法:假如李登辉继续当总统,和平解决统一问题的可能xìng就会减少。第二年,国民大会改选,可能会把万年国代选掉,本地代表将占多数,大陆去台势力将更削弱。至一九九二年立法院改选,会更进一步削弱大陆去台势力,增强本地势力。台独或独台的力量,会增强和发展,和平统一的可能xìng就更渺茫,势必将演变为以武力统一的可能xìng越来越大。后来我知道,我们的看法与北京是一致的。

    我到香港后,了解到台湾社会的动dàng程度,并不比香港轻多少,大陆撤到台湾的人士中,有力量的或已移民到外国,未走的,不少也做了移民的安排,或子女留学外国,或自己也拿到了外国的居留权,都有两手打算。台湾本地势力中的有钱人,相当多也如此。不少大陆到台人士,不仅担心中共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更担心台独、独台势力的发展,使他们将来可能在台湾受到歧视,甚至担心死无葬身之地,连祖坟都可能遭台湾人挖掘泄愤。因为guó mín dǎng刚到台湾时期,残酷镇压过台湾一些反抗力量。而台湾本地人也担心大陆武力统一台湾。

    新华分社内有对台工作部,部长是黄文放。主要工作对象是台湾一些人士。他们一方面收集和研究台湾的情况,一方面做些统战、联络的工作。然而,缺点在于这些都是老关系,对香港的民间亲台势力,以及guó mín dǎng在港单位,工作很少。

    整个对台上层统战工作,北京极需有新的进展。以对蒋家的统战工作为例,当时相当多的人到内地,自称为蒋家某人的代表,因而得了不少好处。然而他们是否真能代表蒋家某人,或者根本与蒋家某人毫无关系,北京也无法断定。

    了解这些情况后,我明白打通台湾军政高层关系的渠道,是极需要努力的一项重要任务,就产生通过香港的亲台人士发展台湾工作的构想。香港有许多台湾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