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35 章(第2/4页)  许家屯香港回忆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系,包括内地的关系,进行香港工作,是我们开展香港工作的重要“资源”。

    我多次邀请《星岛日报》的老板胡仙吃饭。胡仙是虎标万金油老板胡文虎的女儿,她都只表示谢谢。十一国庆酒会、春茗,也都发请帖给她,她请人向我表达:“丑媳fù总要见公婆的”,信息很明确,见面尚不是时候。后来,终于在一次酒会上碰面,她主动上前同我握手打招呼。她的报纸几十周年的纪念日,主动邀请我参加,我和杨奇去了,她在宴会厅门口迎接。这也算是一种接触方式:什么话都没有谈,但见了面。

    八四年中秋宴会后,通过香港《文汇报》总编辑金尧如的介绍,认识一位由台湾来香港从事粤港船务,创办粤丰公司的朋友范澄,并安排我与亲台的《工商日报》总编辑喻居一起吃饭。席上很自然的谈论到两岸的统一前景。我讲了邓小平“一国两制”的构想,国共两党,对等谈判,和平协商,统一中国,我不吃掉你,你不吃掉我。你行你的三民主义,我行我的社会主义。喻先生则表示,国共两党恩恩怨怨二十八年,现在又隔绝、对峙了三十多年。大家都要重新反思,重新了解。中共不要急于统一,guó mín dǎng不必害怕统一。现在大陆是大哥哥,台湾是小弟弟。希望大陆有“以大事小”的气度。只要都以民族大义为重,总有一天“水到渠成”。我对他的意见表示欣赏。

    席上,谈论到大陆对台湾的政策时,也谈到了九七之后,香港成为中国的特区政府,台湾人士能否在香港继续活动的问题。

    我说:台湾在香港的各种活动,只要在一个前提下,不搞台独,都可以继续,报纸可以继续办下去,按邓小平的意见还可以继续“骂共产党”。求大同,存大异。我还估计,国共两党有可能在香港开始接触,jiāo谈。谈到华航飞机九七后能否飞香港时,我讲:“guó mín dǎng‘国旗’换成guó mín dǎng的党旗就可以了。”

    陈香梅是个两岸都可来往的人物,她向北京外jiāo部提出,希望能见我。外jiāo部也建议我见她。因此,她每次经过香港,我都请她吃饭,与她见面。她来往两岸之间,有无政治xìng活动,她没有任何透露,在我的印象里,这位女士主要是为做生意而来中国的。她已故的丈夫陈纳德,在抗战时期,组成航空飞虎队,支持guó mín dǎng政府抗战,她现在也想做飞机、机场都有关航空方面的生意。她希望见我,可能是想扩大她的知名度。社会上不少人士建议我不要见她,特别是一些接近台湾的朋友,更是强烈,但我从广jiāo朋友的角度出发,还是每次都与她见面。

    陈香梅有个妹妹陈香桃,在香港做黄金和夜总会生意。我到香港不久,陈香桃经营的大富豪夜总会开幕,陈香梅托人请我去剪彩,并告诉我,请了我和王光英,王光英已经答应了。我考虑陈香梅是较重要的统战关系,就应允了。开幕式那天,正巧我和李储文一起去深圳办事,我一时无法离开,就同李储文商量请他代表我去剪彩,因为报纸上已经刊登广告说许某要去剪彩,不去不好,李储文就去了。

    香港社会、报刊后来非议此事。事后看,最好不去,但是去了也不是什么错误。香港实行一国两制,为夜总会剪彩也可体现“马照跑,舞照跳”的政策,并不表示新华分社人士参加了夜总会活动。

    对于社会舆论非议,我们接受善意的部分,恶意的部分,可以置之不理。以后这类事情,不去参加就是了。

    可是李储文因此怀着一腔冤屈似的,认为我有意“整”他,在新华社内部以至外面表示,他是“替罪羔羊”。其实,何罪之有呢?

    68

    过去,台湾的军政界人士到香港,港英政府是有限制的。中国政府可能曾与英国政府有过jiāo涉,港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