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1 章(第2/4页)  仙道无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到恶心,但赵林知道李云是一个女儿家,所以不仅不会反感而且觉得李云可爱。

    快接近中午时,赵林和李云来到太南山最高峰‘观日峰’上。

    观日峰是太南山的一道奇观,观日峰南北很窄,东西却很是宽广,东西两面各有一个三丈方圆的石台,很是奇妙。

    只有在这两个石台上面才能欣赏道真正的‘紫气东来’‘烟霞落九天”。这两个石台东面的叫做‘旭日台’。每天的早晨能够观看到‘紫气东来’。西面的石台叫做‘落霞台’,每天的傍晚能够观测到‘烟霞落九天”。其他的地方虽然也能看到美丽的朝阳与晚霞,但于这两个地方一比那就是渣。

    三丈方圆的石台才能够立多少人。所以为了争夺位置经常发生战斗。由于常年的械斗,观日峰上血流成河,整个观日峰一度曾经染成血色,“紫气东来”和“烟霞落九天”的奇景一度被人称为‘杀气东来’和“九天落血烟”。后来当时的紫霞城主,以大魄力镇压撕杀最凶的黑虎帮和青竹帮,这两个紫霞城最大的地头蛇,并立下禁武令,规定观日峰不得杀人。这里才恢复宁静。

    但观看地点的稀少,观看的人数又多,总得想个办法,落霞城主既然规定不得动武。人们也不得不听。

    又智之士想出了一个办法。

    行啊,不让动武,我们来文的。

    所谓穷文富武。这个世界虽然武者众多,但习文的更加的多,很多练不起武的人家,又不想人自家的孩子论为苦力的,就只有读书这一条出路。

    大唐帝国虽然以武立国,但也十分的重视文化,由于李家的祖先立下大唐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为了升仙派选拔后备弟子。

    不知道什么原因,升仙派的祖师发现一个地方的文化气息越是浑厚,产生先天灵根的几率越是的大。

    因此大唐帝国很是重视文化。

    大唐帝国的朝堂,可以说是文武个占半壁江山。读书习文,科考出仕也是许多习武不成的人的出路。

    所谓文斗,就是做一首诗,由紫霞有名的九位大儒进行评判,只要获得前二十名,就可以进入观日台。而且每人可以带一名看客。

    观日峰的诗会,每革一个月举行一次,成功获得名次的人可以在今后的一个月随时的观看太南山的奇景。

    当然观日台虽然不大,但一个三丈方圆,最起码由一百平方米。两个加起来就是二百平米,四十个人怎么也占不完。

    这是因为有一些位置是位为一些大人物准备的,像紫霞城主,他如果要看奇景总不可能还要排队吧。

    太南山的奇景虽然美丽绝lún,但让这二十个书生天天的看总有厌倦的时候,于是有人提出了购买观看资格的提议,

    这个提议打动了大多数人,于是才有了其他人观看的资格。

    也为一些胸中有锦绣而生活拮据的书生开了一条财路。

    赵林本来准备购买一个观看的资格,毕竟太南山的奇景存在了不知道多少年,想看的人基本上都看过了,甚至有时一个名额贱卖到几文钱还没有人问津。

    不过赵林的如意算盘打错了,此刻观日峰上人山人海,赵林看的一阵发愣。

    “这位大叔,今天的观日峰怎么这么多的人,不是现在观日峰很少有人问津吗,常年在山上的不是就几个卖票的老头吗?”赵林看见身前的一个卖糖葫芦的中年大叔说道。

    “卖票的老头?小伙子你真逗,那可是前几年的吟诗大会得到名次的大学者,一直雄霸观日峰至今。不过今次估计他们悬了。”这个中年的大叔正拿着糖葫芦扎,往人多的地方走去,边走还边吆喝。听见赵林的话这个中年大叔一脸好笑道。

    太南的诗会虽然规定一个月举行一次,但由于人们对太南山的疲乏,渐渐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