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5 章(第3/4页)  绝版甲午:从海外史料揭秘中日战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善”之外,也如实记载了日军在东北尤其是旅顺的大屠杀。

    向野坚一去世于1931 年9 月17 日,第二天就bào发了著名的”九一八”事件,连日本史料也对他去世时间上的巧合表示惊讶。

    晚年的向野坚一在回忆录中,如实记载了当年日军在东北尤其是旅顺的大屠杀。

    “死也要面向东方”

    1894 年10 月31 日晚,金州城西门外玉皇庙附近的杀人场又戒严了。全副武装的清军戒备森严,囚车载来了三名日本间谍。这三人都是清一色的中国打扮,脑后留着大辫子,穿着中国服装。

    刽子手喝令他们面向西南方跪下,但三人坚决拒绝。他们说,天皇陛下和日本在东方,一定要朝东受刑,死后灵魂好回到日本。

    刽子手大怒,挥刀劈向他们,脸上被砍得血ròu模糊,但他们坚持面向东方受刑,三人高叫着:“我们是大日本臣民,决不会贪生怕死”。

    刽子手手起刀落,三颗头颅滚落在地,清军随后将他们草草掩埋。深夜里,日军的pào火已经依稀可闻,金州就快陷落了。

    这三名间谍名为山崎羔三郎(1864-1894)、钟崎三郎(1869-1894)、藤崎秀(1872-1894),名字中均有一“崎”字,死时分别为30 岁、25 岁和22 岁。

    日军占领金州后,多方寻找到他们的遗骸,将其埋葬在金州城北虎头山上,并将虎头山改名为“三崎”山。“三崎”临刑的地方,则立起“三崎处死地纪念碑”。俄、法、德三国干涉还辽后,日军退出辽东半岛,旅顺大连随即被沙俄强租,“三崎处死地纪念碑”和三崎墓全部被毁。十年后,日俄战争bào发,日军重占旅大,在虎头山大兴土木,为“三崎”立起了“殉节三烈士碑”,高五米宽一米,在中国大地上树立几十年,直到1945 年光复后被中国民众砸倒。

    “三崎”中,山崎居长,资历也最深。在上海日清贸易研究所,他并非如钟崎、藤崎那般是学员,而担任庶务一职,算是教职员工之一。

    山崎本姓白水,原名濯,后改名为白水羔三郎,为福冈县藩士之后。白水羔三郎幼习汉典与英文,“夙怀四方之志,广jiāo天下志士”。在21岁那年,出继于山崎茂一郎,遂改名山崎。他先入玄洋社,被称为“福冈玄洋社”青年三杰之一。后来,他被荒尾精的“兴亚”思想吸引,经玄洋社前辈平冈浩太郎的安排,于1888 年到中国,先在上海学习中文,后追随荒尾精到汉口乐善堂继续学习中文和研究中国问题。次年,他的中文有了进步,发辫也已养长,可以扮成中国人,即参与了乐善堂组织的对抗中国的全面情报刺探活动。山崎负责云贵调查,“寻找一块割据地”,目的是“占而据之,集天下志士好汉于此,生养之,训练之,伺机举事”。他因口音甚重,只好自称为福建人或广东人,化名常致诚,字子羔,先扮走方郎中,及至所带yào材售尽,又改扮卜者,继续前行。随后被当地官员怀疑被捕,刑讯拷问下始终坚不吐实,竟然最后又被释放。这次考察,”云烟万里,涉湖南之水,越贵州之山,过云南之野,穿广西之森林,行福建之荒郊,入虎狼豺豹之窟,游苗蛮之巢,彷徨于瘴疠dú雾之间”(引自其发给胞兄的信),十分艰难,最后病倒在云南边境,不得不结束这历时一年的冒险,返回汉口。

    甲午战争前,山崎奉命到朝鲜,协助当时驻扎在汉城的混成旅团长大岛义昌少将搜集清军情报。他化装成从日本撤回的华商,”最早深入牙山敌营”,弄清楚了牙山清军的兵力、虚实甚至防御计划,收获颇丰。开战后,他”又从军于平壤”,直接参与战斗。向野坚一曾称赞他”既奏大功又当大任,真九州男子之忠心光照东方,为后世之鉴”。因功回国与宗方小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