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7 章(第3/4页)  绝版甲午:从海外史料揭秘中日战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了他, 为他提供学费等, 他才得以接受汉学、英语、数学等教育。菅井诚美是鹿儿岛人, 而鹿儿岛正是萨摩藩的重镇,鹿儿岛的军人西乡隆盛等, 当时竭力鼓吹征韩论,并且对明治政府的一些新政进行了抵制,最终导致一场惨烈内战,史称”西南战争”。西南战争以反政府的萨摩藩彻底失败、西乡隆盛自杀而告终,但他们的征韩主张也因此深入人心。需要指出的是,当时日本海军的主力就是由萨摩藩构成的,西南战争失败后,军内展开了清洗,海军的地位一直被压制着,这成为甲午战争初期日本海军比陆军更急切地想建立功业,甚至为此不择手段的主要动因。荒尾精在菅井诚美家,受到了鹿儿岛军扩张海军、建立海权、征服朝鲜的海外雄飞论的强烈熏陶。

    1877 年,西南战争失败,鹿儿岛军人受到排挤打击,年近20的荒尾精便决心弃学从军。他认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日本日后要对付中国,就必须切实了解中国,而这一切都与军事有密切关联,因此,首先必须培养自己的军事知识和技能。在这样的想法下, 荒尾精离开了本已入读的东京外国语学校,转入陆军教导团,就读于pào兵科。这在当时,可算是对文化要求相当高的技术兵种。

    一年后(1878 年),荒尾精从教导团毕业,被分配到大阪镇台担任军曹,随即又被选入陆军士官学校步兵科。当时日本培养军官,多从教导团的下士之中,选拔优秀者,送入士官学校。荒尾精从军,本是有备而来,吃苦耐劳,而且此前的学问底子十分扎实,因此如愿入选。在军校的两年时间,荒尾精与20 多个志同道合的同学结成一个小团体,经常在一起探讨”兴亚”大计,习武强身,闻名全校。他刻苦攻读,将应修的课程以及军事知识,掌握得十分透彻,顺利毕业并获得陆军少尉军衔。这时,他再度显露不同常人的思路。士官学校毕业生,一般都做着日后当上将军元帅之类的从军梦,但荒尾精志不在此,在朝鲜发生壬午兵变后,他就希望能到中国去一展他的”兴亚”抱负,于是,奔走托告,希望能辞去军职,渡海赴华。

    当时的陆军大臣大山岩接见了他,听他陈述兴亚志愿,大山岩问他:”目今青年有为之士,大都争往欧美留学, 足下何以独yù赴固陋之极的中国呢?”

    他说:”惟其因为大家都醉心欧美而置中国于不顾,所以我想到中国去。”他解释自己到中国去,是要”略取中国,然后施仁政,以图复兴亚细亚”。

    日本陆军因为荒尾精刚毕业,便不许他辞职,将他派往熊本去担任第十三联队的队副。根据日本史料,他在任内十分称职,得到士兵们的拥戴,在部队中很有点名望。但怀抱鸿鹄之志的荒尾精十分郁闷,感慨”东亚大局日非,何日宿志得伸”,”中国距日本仅一衣带水,然身似笼中之鸟,无法展翅高飞,徒然对四百余州(指中国)魂牵梦萦,呜呼!”“ 组织”上尽管感觉他不安心”本职工作”,但对他还是十分器重的。

    荒尾精并未放弃努力。在熊本服役期间,他遇上了也在军中担任中文教官的御幡雅文。御幡雅文是日本外务省首批来华留学生,随后又曾在欧洲留学,见闻广博,对华语(今普通话)、上海及台湾方言颇有研究。他的门生中还有位钟崎三郎,也是甲午战争中著名的间谍。荒尾精便拜他为师,一有空闲就学习中文。因此,在熊本的两年,他”夙夜勤勉”,”未有一夜废其既定规矩”,不仅在军事知识上继续获益,而且中文进步很大,不仅能够进行日常对话,而且能写简短的句子。

    功夫不负有心人,两年后,日本陆军当局下令将他调往参谋本部中国课,可以接触各种有关中国的机密文件和地图等。由此可见日本军政当局对量才用人的重视和高超手腕。当时的参谋次长川上cāo六(1844-1899),对这位下级军官十分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