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间谍潜伏记第一部分落花时节辞歇浦,放浪今尚滞天涯。
十年落拓君休笑,胸里常蓄一片奇。
草鞋曾凌岱岭顶,匹马遥饮鸭水湄。
此行不知何所得,怀抱只有哲人知。
君不见东洋今日太多事,邦家前途累如卵。
先则制人后被制,毕竟此言不我欺。
谁取禹域献君王,谁扫边尘绥四陲?
毫无疑问,当时的日本人,身上充满了浓烈的英雄主义色彩和危机意识,而这正是推动着日本间谍们不畏艰险的原动力。
在有关间谍的日本史料中,谈到每个间谍被处决时,几乎都是慷慨豪迈的。我们无法确定这是否真实,而从中国的有关档案文件看,他们中的不少人的确是熬过了残酷的刑求,并且在处决时表现相当平静甚至视死如归。每当我看到这些材料时,常常掩卷长叹,怅然若失:这样的”英雄”,为什么不是”我们的”,而是”他们的”甚至似乎只是”他们的”呢?
“我们的”英雄其实也不缺,只是我们过快地把他们忘记了。不要说当年牺牲的普通士兵,即使在第二次中日战争(抗日战争)中阵亡的中国军队的将领就有数百人,我们又能说出他们中几个大名呢?当我们愤怒地指责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我们自己的英烈,还存在我们心中的哪个角落呢?神州万里,我们自己的靖国神社又在哪里呢?
“ 大清全民都腐败”
1889 年4 月,荒尾精向日本参谋本部递jiāo了乐善堂间谍们的第一份重要成果:有关中国大势的分析报告--《复命书》。
这份报告认为,清国的”上下腐败已达极点,纲纪松弛,官吏逞私,祖宗基业殆尽倾颓”。而中日两国”唇齿相保、辅车相依”,在列强虎视眈眈下,清国一旦不保,日本势将进退维谷。因此,”清国之忧即日本之忧也”,日本要先发制人。此后由驻华间谍们提供的一连串大势报告中,最鲜明的就是强调中国的全民腐败,而不只是官场腐败,然后强调日本必须先改造中国,才能团结中国对抗西方。
在这方面,分析最为深刻的,是宗方小太郎。甲午战争bào发后,宗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