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3 章(第1/4页)  解放战争全记录第五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迟滞我军,以掩护其主力在浙赣线上构成新防线。

    22日,中集团已大部过江,进展顺利。这时,无线电波传来了总前委的重要决定:“从即日起,谭震林率7 、9 两兵团归粟裕指挥。”

    我军东、西两集团一渡江,敌全线告急,上下惊慌。蒋介石气急败坏,声嘶力竭地叫喊:“给我狠狠地打!绝不让共军渡过江来!”但是告急的电话、失利的电话一个接一个打来,蒋介石最不愿听到的消息又传来了:“江yīn要塞失守了,要塞司令戴戎光被共军俘虏了!海防第二舰队司令林遵也带着25艘舰艇投靠了共军!”

    蒋介石听到以上两个消息,如晴天霹雳,立即瘫倒在地,连吐了两口鲜血,再也说不出话来了,后来经过医生的抢救。打针、服yào才慢慢地恢复了过来。蒋介石从床上一爬起来,便让儿子蒋经国连夜给南京打电话,通知军政要员速到杭州机场开会。

    22日晨,李宗仁偕同何应钦、白崇禧等飞往杭州,齐集览桥空军学校会议室内,与下野总统蒋介石会谈了两个多钟头,不得要领。会议进行期间,前方又打来电话报告说:“沪宁线已被共军切断,在西起湖口,东至江yīn的千里战线上,国军不是被围,就是在后撤,南京危在旦夕。”蒋介石随即命令:将南京的火车站、码头、水电厂都zhà掉,把所有的部队都撤到沪杭一带。

    敌人全线溃退,粟裕紧紧抓住这一大好战机,迅速将指挥重心转移到追歼逃敌上来。

    22日至24日,粟裕和张震联名发出多道命令,严令“各部应分别迅速猛进、阻击、截击与尾追,歼灭敌人”。命令的中心点就是一个“快”宇:快追,快堵,快截,快歼。

    在粟裕、张震指挥下,三野各追击部队高度发扬连续作战的优良作风,不怕牺牲,不怕疲劳,不为小敌所抑留,日夜兼程,猛追猛打,迅速扩大战果。

    4 月22日傍晚,从杭州飞来南京的李宗仁代总统,拖着两条沉重的腿从座机上走下来,迎接他的只有寥若晨星的几位官员,qiāngpào声此起彼伏,像礼pào一样欢迎他。

    此次去杭州,是下野的蒋总统召集在野的李代总统“训话”,一种被蒋介石愚弄的忧愤情绪笼罩着李宗仁,挥之难去,返抵南京之后仍气愤不平。

    他召来京沪警备司令汤恩伯,询问战局现状如何。汤恩怕说解放军已迫近城郊,今天晚上或许可以平安过去,明天的安全无法保障,解放军说进城就进城。所以,他劝李代总统赶快跑,至迟明天清晨要离开南京,否则他就不能保证其安全。

    汤恩伯走后,李宗仁看着桌上的台历发呆。台历正好翻到4 月22日这一页,农历是三月二十五日,星期五。真是一个黑色的星期五。看来,他在总统宝座上也只有几个小时好坐了,天亮后这张椅子就不是他的了。就在23日清晨李宗仁乘飞机离开南京之后的几个小时,我第35军就胜利地进占了南京。

    风雨苍黄,世道沧桑,蒋家王朝已经被埋葬。南京人民奔走相告,大街小巷里传出阵阵欢歌笑语和锣鼓声,欢庆南京解放。

    昔日“总统府”已升起了一面鲜艳的红旗,在战火硝烟中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成了蒋家王朝败亡的历史见证。

    4 月27日,陈毅、邓小平、刘伯承陆续到了南京,总前委也从合肥移驻南京城。三位领导人到总统府作了一番巡视。红油漆的柱子和雕花宽敞的走廊,外表看俨然还是蒋家王朝的金碧宫殿,里头却是乱七八糟,一片狼藉。陈毅皱了皱眉头,以胜利者的姿态大步跨进最后一幢房子的二楼,便看见了蒋介石久坐过的、李宗仁也过了几个月瘾的总统“宝座”。桌上台历翻到4 月22日,今天已经是27日了。陈毅习惯xìng地伸手想去翻过,一转念又停住了。4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