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74 章(第4/4页)  解放战争全记录第五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面对着滔滔江水和上级jiāo给的艰巨任务,第137 团进行了紧急动员,各连纷纷召开“诸葛亮会”,发扬军事民主,讨论渡江的办法。在讨论渡江工具时,有人提出了利用行军锅渡江的方案,这一建议乍一提出,立即遭到了一些人的反对与嘲笑。可是除了行军锅,确实再也找不到其它可资利用的渡江工具了,于是第137 团的几位领导经过研究,决定采纳这一方案。

    十分钟后,全团各连队中比较像样的行军锅便集中到了江边,一共八个,正好分作两排。战士们将锅与锅之间用绳子绑好,然后在四周捆竹子,再在尾部固定一块木板当舵,一艘简易的“冲锋舟”便做成了。

    夜晚,由二机pào连副连长董成毅为队长的七名勇士,乘上“冲锋舟”向对岸划去。第一次失败了,又来第二次,在离对岸两丈多远时,七位勇士跳进波涛汹涌的江中,奋力向岸上游去。

    偷渡成功了!董成毅率领六壮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袭占青安坝渡口,夺取了船只,并消灭了渡口附近的guó mín dǎng守军。

    25日中午,第137 团全部渡过乌江,并乘敌不备chā向纵深,完成了任务。从此,“八口铁锅渡乌江”在二野部队中传为佳话。

    28日,第5 兵团第16军解放了黔西北重镇毕节,截断了四川guó mín dǎng军企图逃往云南的退路。

    与第5 兵团强渡乌江、占领毕节的同时,北线第3 兵团指挥第47、11、12军渡过乌江后,分东、中、西三路,向正在撤退的宋希濂集团及罗广文兵团展开攻击。11月25日,第12军一部攻占南川,切断了guó mín dǎng军西退綦江的道路,主力在和顺场、九里漕等地重创罗广文第108 军第241 、242 师。经数天激战,至26日宋希濂集团主力被歼灭于南川以北地区,解放军俘虏3 万余人,罗广文兵团被压迫于冷水场、龙潭地区。

    鉴于北线形势发展迅速,罗广文兵团西逃已不可能,二野刘邓首长遂改变了等待第16、10、18军迂回到宜宾一带后北线部队再渡江北进的原议,决定北线部队于长江南岸歼灭罗广文兵团后提早北渡长江,包围或相机占领重庆。

    为此,刘邓于11月26日致电第3 兵团首长,并告四野林彪、谭政:我12军已于11月25日解放南川,并向綦江追击中,敌罗广文部之主力,现被我11军、47军压迫于南川以北之冷水场、龙潭场地区,正向重庆、木洞镇逐步撤退中。宋希濂部已溃不成军。为了歼灭罗广文三个军于长江南岸,提早完成渡江包围或相机占领重庆之目的,特作如下部署:回。第12军应速向綦江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