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77 章(第3/4页)  解放战争全记录第五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2日,新华社播发了卢汉起义通电和朱德、周恩来欢迎卢汉起义的复电。

    (7)

    49.彭县起义,川康变色。邓小平说:西南作战取得辉煌胜利,卢汉、刘文辉、邓锡侯、彭文华诸将军的起义,“起了良好的配合作用”

    1949年12月9 日,四川彭县隆兴寺。

    在guó mín dǎng云南省主席卢汉于昆明宣布云南起义的同一天,guó mín dǎng西康省主席刘文辉和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邓锡侯。潘文华联名发表通电,宣布起义。通电全文如下:北京毛主席、朱总司令并转各野战军司令暨全国人民公鉴:蒋贼介石盗窃国柄二十载于兹,罪恶昭彰,国人共见。自抗战胜利而还,措施益形乖谬,如破坏政协决议各案,发动空前国内战争,紊乱金融财政,促国民经济破产,嗽使贪污金壬横行,贻笑邻邦,降低国际地位,种种罪行,变本加厉,徒见国计民生枯萎,国家元气渐绝。而蒋贼惟利是图。在士无斗志、人尽离心的今天,尚yù以一隅抗天下,把川康两省八年抗战所残留生命财产,作孤注之一掷。我两省民众,岂能忍与终古。文辉、锡侯、文华等于过去数年间,虽未能及时团结军民,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然亡羊补牢,古有明训,昨非今是,贤者所谅。兹为适应人民要求,决自即日起率领所属宣布与蒋、李、阎、白反动集团断绝关系,竭诚服从中央人民政府毛主席、朱总司令,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刘司令员、邓政治委员之领导。所望川、康全体军政人员,一律尽忠职守,保护社会秩序与公共财产,听候人民解放军与人民政府之接收,并努力配合人民解放军消灭guó mín dǎng反动派之残余,以期川、康全境早日解放。坦白陈词,敬请维垂。

    刘文辉。邓锡侯、潘文华叩刘文辉、邓锡侯、潘文华三位西南地方实力派率部起义,给做“割据西南梦”的蒋介石以沉重的打击。

    刘文辉,字自乾,四川大邑县人。1908年考入成都陆军小学。1911年赴西安就读陆军中学。1916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后在川军第2 军任参谋、营长、团长等职。1921年担任川军第1 混成旅旅长。其后,在军阀混战中不断打败对手,实力逐年扩大。1923年出任第9 师师长,1927年任第24军军长,1929年担任四川省主席、川康边防军总指挥。

    30年代,刘文辉是四川政坛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他擅长纵横之术,四川诸多派系被他玩于股掌之间。他的队伍人数不断增多,地盘不断扩大,拥有军队十多万,据有大半个四川。为统一四川,问鼎中原,他不顾保定军校同学之谊,打垮了田颂尧,收拾了邓锡侯。之后他不惜亲情,同亲侄刘湘开战,上演了一幕四川军阀史上最残酷、最惊心动魄的“叔侄大战”。刘湘在蒋介石的支持下,打败了“么爹”,登上了“四川王”的宝座。刘文辉与蒋介石也由此结怨。刘文辉被侄儿打败后,逃到了地瘠人贫的西康。他在川康广袤的土地上广种鸦片,发了大财。川康地区年产鸦片六七万吨,大半产于他的防地。因鸦片大发其财的刘文辉,重新养起了一支很有实力的军队,蒋介石对他也无可奈何,不得不让他任西康省主席之职。

    西康地处边睡,蒋介石鞭长莫及,虽然刘文辉长有反骨,但对蒋政权并无威胁。抗战开始后,蒋介石找到了收拾刘文辉的机会。但刘文辉心里清楚得很,让他打日本,是蒋借刀杀人之计。他不像还有民族正义感的侄子刘湘,不管蒋介石使出千百计法,他也不挪窝出西康。结果是:刘湘惨死,他还盘踞在西康。

    三大战役之后,蒋介石便在考虑西南这块退避之地。

    1949年1 月8 日,蒋介石电促刘文辉飞赴南京“共商国是”。

    刘文辉到了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