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35 章(第1/4页)  解放战争全记录第四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迟几天待水退后渡河是好的,并可以返几天惊动胡宗南,以利陕北我军配合行动。”

    “你们看!中央多关心我们。但是,现在是战略反攻,需要整个解放战场统一行动,互相配合,刘邓首长屁股后面的左右跟着二十来个旅,情况太紧急了,我们还是尽量争取早日渡河吧!”看了电报,陈赓激动地说。

    刘邓首长接到陈赓的电报后,立即回电:“我们这里并不太紧张,你们晚一天过河也没关系,渡河要确保安全,不能着急。”

    看了电报,陈赓感慨地说:“我们吃的是刘邓的饭啊!”

    就这样焦急地又等了两天。而终于停了,黄河水终于落下去了,陈赓一颗悬着的心也终于落下了地。

    8 月20日,东路部队抵达济源长泉渡口附近,西线也如期到达平陆劳津渡口。这里地势凶险,水流湍急,两岸均为峻峭的陡壁。

    为确保这场战役的胜利,陈赓指示司令部制定了一套周密的作战方案。他亲自带着同志们来到黄河岸边,仔细检查了部队的渡河准备工作。望着奔腾呼啸的黄河,他对四纵队各旅旅长们讲起了当年项羽北渡攻打邯郸“破釜沉舟”的故事。

    旅长们听了,都激动地说道:“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只能胜利,不能失败广8 月23日拂晓。黄河浊浪翻滚。

    在白茫茫的晨雾中,陈谢兵团兵分两路,右路在茅津渡以东,左路在垣曲、济源问,出其不意地先后发起了渡河作战。一艘艘渡船悄悄地拉到了渡口,突击部队静悄悄地依次登船。在渡河点北岸组织起五个强大的火力点,掩护着部队渡河。左集团的指战员,机智地利用黑夜和连日大雨,河水猛涨,流大声喧,对岸看不见、听不清的机会,登舟起渡。

    渡河战斗开始后,陈赓一直坐在报话机旁指挥。

    由于动员深人,土气高昂,两个集团只用了半小时就突破了黄河天险。8 月23日,陈谢大军8 万余人南渡黄河,挺进豫西。

    24日拂晓,陈赓带着一部无线电话随军渡过黄河。

    到25日,陈谢兵团除第9 纵队和后方部队外均已完成南渡任务。

    陈谢兵团十万余众横渡黄河的伟大创举,在黄河沿岸人民中引起了种种传说。人们传颂说,一天,大军刚刚来到河边,突然乌云密布,狂风大作,黄河咆啸如雷,惊涛骇浪中突然出现一条金色故龙,朝着陈赓将军摇尾颔首,大吼三声,陈赓大手一挥,十万大军骑上巨龙,腾云驾雾,飞过黄河,吓得guó mín dǎng守军目瞪口呆,一个个乖乖地当了俘虏。

    陈谢兵团神速突破天险黄河,出其不意地挺进豫西,使蒋介石措手不及。正当他穷于应付刘邓大军时,他怎么也不会料到陈谢兵团又从侧背杀进一刀。25日,蒋介石飞抵西安,训斥胡宗南在陕北连连失利,如今陈谢大军又威胁西安,要他令董钊、刘戡率部“迅速南下”。

    8 月26日,máo zé dōng在给陈赓、谢富治的电报中指出:“一个月内胡军主力不可能到豫西,你们应乘此时机放手发展。”

    第二天,máo zé dōng又电告陈谢:“胡军六个半旅今开始南退,我军正跟踪追歼。胡主力只有三个旅,歼灭此三个旅,胡即毫无办法了。总之,兰州以东、长城以南。平汉以西,汉水以北广大地区,主动权业已转入我手,望你们放手发展。”

    8 月29日,陈赓、谢富治电告中央军委称:“我们对军委意图了解有偏差,过河后主力向东南,准备乘虚抢占洛阳西边。因渡河经验不够,组织欠周密,雨中走山路,驮骡死病很多,河岸道路狭窄等关系,先头部队过河后pào兵、担架等隔断,故发展迟缓。”

    8 月30日,máo zé dōng电复陈赓、谢富治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