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47 章(第2/4页)  解放战争全记录第四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中共中央军委为了中原的野战军集中作战,指示刘伯承。邓小平率主力转出大别山,统一指挥晋冀鲁豫南征野战军及华东野战军陈士第、唐亮兵团,打中等或大的歼灭战,并配合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粟裕率华东野战军一部准备挺进江南。

    为此,刘伯承、邓小平陆续将主力调出大别山,进至淮北和豫西,集结整训,并会合在这一地区活动的,由陈士荣、唐亮率领的华东野战军第3 、8 、10纵队和由陈赓、谢富治率领的第4 、9 纵队,寻机歼敌。

    白崇禧察觉刘邓企图后,以第5 绥靖区司令官张辍指挥整编第10师、20师、58师组成临时兵团,并配属桂系整编第48师,进驻固始一带,企图截刘邓大军主力转出大别山的通路;以胡琏兵团(辖2 个师)主力位于漯河地区,监视陈唐兵团和陈谢兵团。

    3 月初,guó mín dǎng军胡琏兵团一部自漯河向东袭扰休整的刘邓野战军主力;由于西北野战军在宜川地区发起强大攻势,胡宗南为确保西安,急令驻守潼关、洛阳地区的裴昌会兵团星夜西援,造成在郑州至潼关之间的400 多公里地带守备空虚,guó mín dǎng驻洛阳部队只有青年军第206 师,黑石点及其以东为孙元良兵团一部驻守,总兵力约2 万人,其余各点青一色保安团防守。洛阳深chā豫西,较为孤立,是可攻打的对象。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掩护刘邓野战军休整,配合西北野战军作战,中央军委决定,由陈士第、唐亮指挥第3 、第8 纵队和陈谢集团之第4 、第9 纵队及太岳军区第5 军分区部队,共28个团的兵力,以“夺取洛阳并准备歼灭孙元良援兵”为目的,发起洛阳战役。

    洛阳是中原战略要点,位于黄河中游,河南的西部,北依郎山,南临洛水,地扼陕西、山西、河南三省要冲,是陇海路中段重镇,是郑州与西安之间的联络中心,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洛阳也是一座历史名城,为中国五大古都之一,有九朝都会之称。guó mín dǎng反动派曾经把这里定为“陪都”,在政治、文化、jiāo通等方面都具有相当重要地位。洛阳还是陇海铁路中段的重镇和guó mín dǎng军的补给基地。人民解放军一旦攻克洛阳,即可以斩断郑州与西安的联系,直接威胁西安和孤立郑州,并可使鄂、豫、陕新区与黄河以北老解放区联成一片。同时,还可以保持深远后方的作战力量的快速机动,并获取敌方的大量后勤补给。

    正因如此,敌我双方都十分重视对洛阳的争夺。

    洛阳城易守难攻,它东西有黑石、函谷两关为屏障。guó mín dǎng守军利用军阀混战时残留之大量壕沟暗道,精心设计,大动土石,构成外围、城关、城垣、核心4 层防御地带,火力配系周密,保障纵深设置,形成了一个半永久xìng设防的中等防御体系。守军青年主力军第206 师,兵力近2 万人,且为蒋家王朝“太子”蒋经国一手训导,官兵思想顽固,武器装备全为美式,实力强劲。该师师长邱行湘在《洛阳日报》上大造舆论,吹嘘洛阳是双层袋形阵地,“金城汤池”,“共军如攻此城,无疑自投罗网”。

    然而,陈唐、陈谢大军并不畏惧敌人的坚防,指挥部队直奔洛阳而来。

    3 月6 日,陈唐、陈谢向中共中央军委报告了攻洛部署:“拟于7 日晚以第8 纵队抢占黑石关、堰师并破击铁道,切断郑洛铁道线jiāo通。第9 纵队袭占新安,切断洛陕联系。9 日以第3 、第4 纵队直袭洛阳。”

    中央军委立即向陈唐、陈谢回电指示:“你们率第3 、4 、8 纵队应以夺取洛阳并准备歼灭孙元良援兵之目的,迅速对洛阳及郑洛线发起攻击,希望能于两周内完成此项任务。”继而,又来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